曾有人问王阳明:“叔孙、武叔毁仲尼,大圣人如何犹不免于毁谤?”意思是,你看,像孔子这样公认的圣人都免不了被人诽谤、诋毁,世间凡人又该如何面对外界的各种冲击?
对此,王阳明只说:“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著。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意思是,诽谤、诋毁这些都出自旁人之口,就算是圣人也无法让他们禁言,但个人却可以将这些诽谤、诋毁拒之于“心门”外,只要立“必为圣贤之志”,戒慎恐惧、反诸求己,切切实实地在良知上修行。
人在世俗,谁能不被人在背后讥讽、贬低、甚至诽谤,所以,王阳明劝人常怀“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就是要世人保持一颗超越世俗的心。
我们不能控制别人说什么,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怎么做。听到别人中伤诽谤时,情绪上的反应一定是生气、解释、反击。但王阳明却要求我们戒慎恐惧、反诸求己,将外来的诽谤变成一次磨炼内心的机遇。他直接过滤掉情绪这一层,而是从如何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思维出发。这样一来,你就把握住了自己的行动,也掌握了自己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