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起步
1.1.1 申请账号
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wxopen/waregister?action=step1 根据指引填写信息和提交相应的资料,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小程序帐号。
1.1.2 安装开发工具
前往 开发者工具下载页面 ,根据自己的操作系统下载对应的安装包进行安装,有关开发者工具更详细的介绍可以查看 《开发者工具介绍》 。
1.1.3 创建第一个小程序
在开发工具,新建项目选择小程序项目,选择代码存放的硬盘路径,填入刚刚申请到的小程序的 AppID,给你的项目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最后,勾选 "创建 QuickStart 项目" (注意: 你要选择一个空的目录才会有这个选项),点击确定,你就得到了你的第一个小程序了。
1.2 代码构成
典型的微信小程序项目里边有以下类型的文件:
- .json 后缀的 JSON 配置文件
- .wxml 后缀的 WXML 模板文件
- .wxss 后缀的 WXSS 样式文件
- .js 后缀的 JS 脚本逻辑文件
1.2.1 JSON 配置
我们可以看到在项目的根目录有一个 app.json 和 project.config.json,此外在 pages/logs 目录下还有一个 logs.json,我们依次来说明一下他们的用途。
1.2.1.1 小程序配置 app.json
app.json 是对当前小程序的全局配置,包括了小程序的所有页面路径、界面表现、网络超时时间、底部 tab 等。QuickStart 项目里边的 app.json 配置内容如下:
{
"pages":[
"pages/index/index",
"pages/logs/logs"
],
"window":{
"backgroundTextStyle":"light",
"navigationBarBackgroundColor": "#fff",
"navigationBarTitleText": "WeChat",
"navigationBarTextStyle":"black"
}
}
我们简单说一下这个配置各个项的含义:
- pages字段 —— 用于描述当前小程序所有页面路径,这是为了让微信客户端知道当前你的小程序页面定义在哪个目录。
- window字段 —— 小程序所有页面的顶部背景颜色,文字颜色定义在这里的。
1.2.1.2 工具配置 project.config.json
小程序开发者工具在每个项目的根目录都会生成一个 project.config.json,你在工具上做的任何配置都会写入到这个文件,当你重新安装工具或者换电脑工作时,你只要载入同一个项目的代码包,开发者工具就自动会帮你恢复到当时你开发项目时的个性化配置,其中会包括编辑器的颜色、代码上传时自动压缩等等一系列选项。
1.2.1.3 页面配置 <page>.json
这里的 <page>.json 其实用来表示 pages/logs 目录下的 logs.json 这类和小程序页面相关的配置。
如果你整个小程序的风格是蓝色调,那么你可以在 app.json 里边声明顶部颜色是蓝色即可。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可能你小程序里边的每个页面都有不一样的色调来区分不同功能模块,因此我们提供了 <page>.json,让开发者可以独立定义每个页面的一些属性,例如刚刚说的顶部颜色、是否允许下拉刷新等等。
1.2.2 WXML 模板
从事过网页编程的人知道,网页编程采用的是 HTML + CSS + JS 这样的组合,其中 HTML 是用来描述当前这个页面的结构,CSS 用来描述页面的样子,JS 通常是用来处理这个页面和用户的交互。
同样道理,在小程序中也有同样的角色,其中 WXML 充当的就是类似 HTML 的角色。和 HTML 非常相似,有标签、属性等等构成。
1.2.3 WXSS 样式
WXSS 具有 CSS 大部分的特性,小程序在 WXSS 也做了一些扩充和修改。
-
新增了尺寸单位。在写 CSS 样式时,开发者需要考虑到手机设备的屏幕会有不同的宽度和设备像素比,采用一些技巧来换算一些像素单位。WXSS 在底层支持新的尺寸单位 rpx ,开发者可以免去换算的烦恼,只要交给小程序底层来换算即可,由于换算采用的浮点数运算,所以运算结果会和预期结果有一点点偏差。
-
提供了全局的样式和局部样式。和前边 app.json, page.json 的概念相同,你可以写一个 app.wxss 作为全局样式,会作用于当前小程序的所有页面,局部页面样式 page.wxss 仅对当前页面生效。
-
此外 WXSS 仅支持部分 CSS 选择器
1.2.4 JS 交互逻辑
一个服务仅仅只有界面展示是不够的,还需要和用户做交互:响应用户的点击、获取用户的位置等等。在小程序里边,我们就通过编写 JS 脚本文件来处理用户的操作。
1.3 小程序能力
1.3.1 小程序的启动
微信客户端在打开小程序之前,会把整个小程序的代码包下载到本地。
紧接着通过 app.json 的 pages 字段就可以知道你当前小程序的所有页面路径:
{
"pages":[
"pages/index/index",
"pages/logs/logs"
]
}
这个配置说明在 QuickStart 项目定义了两个页面,分别位于 pages/index/index 和 pages/logs/logs 目录。而写在 pages 字段的第一个页面就是这个小程序的首页(打开小程序看到的第一个页面)。
于是微信客户端就把首页的代码装载进来,通过小程序底层的一些机制,就可以渲染出这个首页。
小程序启动之后,在 app.js 定义的 App 实例的 onLaunch 回调会被执行:
App({
onLaunch: function () {
// 小程序启动之后 触发
}
})
整个小程序只有一个 App 实例,是全部页面共享的。
1.3.2 程序与页面
你可以观察到 pages/logs/logs 下其实是包括了4种文件的,微信客户端会先根据 logs.json 配置生成一个界面,顶部的颜色和文字你都可以在这个 json 文件里边定义好。紧接着客户端就会装载这个页面的 WXML 结构和 WXSS 样式。最后客户端会装载 logs.js,你可以看到 logs.js 的大体内容就是:
Page({
data: { // 参与页面渲染的数据(即该页面数据的初始化值)
logs: []
},
onLoad: function () {
// 页面渲染后 执行
}
})
Page 是一个页面构造器,这个构造器就生成了一个页面。在生成页面的时候,小程序框架会把 data 数据和 index.wxml 一起渲染出最终的结构,于是就得到了你看到的小程序的样子。
在渲染完界面之后,页面实例就会收到一个 onLoad 的回调,你可以在这个回调处理你的逻辑。
wx.navigateTo({url: '../logs/logs'})
导航至相应的页面。
1.3.3 组件
小程序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组件给开发者,开发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组合各种组件拼合成自己的小程序。
就像 HTML 的 div, p 等标签一样,在小程序里边,你只需要在 WXML 写上对应的组件标签名字就可以把该组件显示在界面上,例如,你需要在界面上显示地图,你只需要这样写即可:
<map></map>
1.3.4 API
为了让开发者可以很方便的调起微信提供的能力,例如获取用户信息、微信支付等等,小程序提供了很多 API 给开发者去使用。
要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时,只需要:
wx.getLocation({
type: 'wgs84',
success: (res) => {
var latitude = res.latitude // 经度
var longitude = res.longitude // 纬度
}
})
需要注意的是:多数 API 的回调都是异步,你需要处理好代码逻辑的异步问题。
1.4 发布前的准备
1.4.1 用户身份
一个团队进行小程序的开发,那么团队成员的身份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管理员可在小程序管理后台统一管理项目成员(包括开发者、体验者及其他成员)、设置项目成员的权限,包括:开发者/体验者权限、登录小程序管理后台、开发管理、查看小程序数据分析等。
1.4.2 预览
点击开发者工具顶部操作栏的预览按钮,开发工具会自动打包当前项目,并上传小程序代码至微信的服务器,成功之后会在界面上显示一个二维码。使用当前小程序开发者的微信扫码即可看到小程序在手机客户端上的真实表现。
1.4.3 上传代码
同预览不同,上传代码是用于提交体验或者审核使用的。
点击开发者工具顶部操作栏的上传按钮,填写版本号以及项目备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版本号以及项目备注是为了方便管理员检查版本使用的,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来填写这两个字段。
1.4.4 小程序的版本
- 开发版本
- 审核中版本
- 线上版本
1.5 上线
1.5.1 提交审核
为了保证小程序的质量,以及符合相关的规范,小程序的发布是需要经过审核的
在开发者工具中上传了小程序代码之后,登录 小程序管理后台 - 开发管理 - 开发版本 找到提交上传的版本。
1.5.2 发布
审核通过之后,管理员的微信中会收到小程序通过审核的通知,此时登录 小程序管理后台 - 开发管理 - 审核版本 中可以看到通过审核的版本。
点击发布,即可发布小程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