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文学占据人们大部分阅读时间的当下,我却偏爱文学名著,因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
或许,经典名著的故事情节会与当今格格不入,它的语言表达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但它从故事中所传递出来的,所透射出来的中心,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让人觉得醍醐灌顶,都是适用的。比如说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
从古至今,爱情就是文学永恒的话题,《包法利夫人》也不例外。几乎每个爱情故事的情节都是一对青年男女坠入爱河最后喜结连理,或者迫于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但凡事都会有例外,福楼拜就是那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因为他笔下的故事,算不上是爱情,只能算是偷情。
《包法利夫人》讲了一个少妇偷情的故事。包法利夫人爱玛嫁给了一个医生,可她又受不了医生的了无情趣,于是接连和两个男人偷情,最后因欠债过多无法偿还而自杀身亡。
我是不大喜欢包法利夫人的,虽然有些人觉得她是一个思想前卫,勇于追爱的大胆女性,可在我看来,她只是一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依附于男人才能生存,却不懂满足的贪婪女人。
她的一生都在虚幻的“幸福”与现实的“悲哀”之中徘徊,但“幸福”并不是真的幸福,“悲哀”也不是真的悲哀。
爱玛是个浪漫又自私的人。她追求浪漫的爱情,浪漫的婚姻,容不得一点的不合心意。我相信她在嫁给包法利医生之前也是觉得包法利能带给她幸福的,但浪漫终究只是生活的调味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生活的常态,而且包法利一直深爱着爱玛,包容她的一切,可她还是厌倦了,她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爱玛先后与乡绅和书记员偷情。爱玛和他们在一起觉得很幸福,她以为乡绅和书记员都是真心的爱她,殊不知他们只是把爱玛当做情人,所以当爱玛提出要与乡绅远走高飞的时候乡绅退出了她的世界,当爱玛想让书记员替她还钱的时候书记员也不知所踪,她曾经觉得深爱自己的以及自己深爱的人最后都离开了她,只有深爱着她的丈夫一直对她不离不弃,可爱玛还是觉得丈夫不够浪漫,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永不满足是现在大多数人的通病,虽说找一个心意相通的另一半是婚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知足常乐也是人活在世上很珍贵的一种品德。
婚姻是很神圣的一件事,容不得半点的瑕疵,如果不爱一个人完全可以婚前提出来,我相信以爱玛父亲对她的疼爱,只要爱玛提出来,她完全可以不嫁给包法利,可是爱玛没有,因为她太想要过另一种生活了,另一种离开农庄离开父亲的生活。
可是离开农庄之后呢?她又厌倦了与丈夫的生活,她再一次想到了离开。爱玛的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或许也可以说,爱玛的一生都在追寻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说爱玛是遇人不淑,可与包法利结婚,是她同意了的,尽管她有其他的目的,但把婚姻当做逃离的工具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爱玛的一生都在追寻一种虚幻的“幸福”,虽然她一直都在为这种幸福付出,但不论怎样,她都没有摆脱掉依附于男人这一点,一旦爱上,便迷失了自己。可她不爱包法利先生,所以她觉得跟他的婚姻不幸福,是一种悲哀,所以只有面对包法利先生,她才无所畏惧的把自己最丑陋的一面表达出来。
爱玛的爱太廉价了,在她短短的一生中,爱过好几个人,可除了包法利先生,并没有人是真正的爱她。她追求的那些虚幻的“幸福”,最终都一一抛弃了她,只有那她认为的“不幸”的婚姻,一直对她不离不弃。
或许太过于浪漫的人适合一直恋爱,不适合结婚。浪漫可以偶尔出现在生活中,但不会一直都在。因为人总是要面对生活带来的种种难题,不能一直都活在梦幻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