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培训#走近圣人亲近智慧
写在前:
又一次接触经典诵读培训,每当挂上孔子像我都肃然起敬,这种感觉源于当年的期许吧。毕业那年,二话没说就走上了备考之路,犹记得当时在微博发现一名老师,他是教申论的,而我也是逢啥考啥的备考毕业生。当时跟随老师学了一些线上课程,记得他特别爱传统文化。
若从当时的角度来看,只知道老师当年追随的孔子,王阳明,曾国藩都为古人。我也茫茫然追随了一阵子,如他在祈愿时会发孔子的画像,我自然而然也有了信仰去尊敬。想要逢考必过时,就一定会尊拜孔子。看着老师言语之中皆曾国藩,王阳明语录时,我也随即买了这两本书。但书买回家也只是读了冰山一角,因为不知为何这样做,更不知道背后的智慧,而后自然也就放下了。
时隔一年,“经典”二字它不仅仅是我线上所知的那些之乎者也,而它开始出现在我的工作中,生活中,每每于此都有种冥冥之中似曾相识之感。后来,在生活中慢慢地接触了品格教育,了解了经典诵读,接着去了山东学习了孔孟文化,再接着今天走近经典诵读师资培训之旅……
这条文化路线,于我而言是一种幸运,接触于此,更是我该珍惜的福分。
在曲阜学习孔孟文化后,我的班级出现了《论语》,早读课前十分钟成了孩子们诵读经典的时间,这种学习方式我倒是非常赞同的,传统文化肯定不能丢失,了解圣人语录肯定能启发智慧,这大概是所有师者的良知。
可如何把握这个量这倒是困住了我,如果今天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也可见这几天的学习我还没有知“道”,“上道”,但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估摸着这条文化之道我还得一日三餐加点心。只不过如今我知道了“点心”的重要性,以前到真是恍恍惚惚……
三天的学习让我非常深刻,比起圣贤之道我觉得自己过于渺小,虽然没有脱胎换骨之势但倒是在课堂上有了无数次对自己的反思与追问,可谓自醒吧!
有以下几点是内心波澜之处,想着还是趁着月黑风高夜,赶紧记下来。
一、用爱去教育孩子
这个命题倒是非常不陌生,人人都能道出一二,但今天又刷新了我新的认知。薛老师说,不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而是孩子在成就我们,彼此教学相长。(非原文)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当时有了极大的共鸣,这里的孩子可以指自家的孩子,也指你的学生。所以这样的培训我觉得对年轻人来学真是好极了,越年轻越好。我也瞄了会场的参与人员,成年人除了我们学校的两个可爱好看的幼儿园小姐姐,我应该也是会场里年龄不大的小姐姐。简言之,未婚未孕以及准备二胎的妈妈们多听听好像更能惠及“子子孙孙”。
我们都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何为初心好像也没有审问过自己,此刻,我觉得我为师,初心就是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要成全学生,成就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为人经师。顺应儿童成长的趋势,成为学生的助力者。
二、语文学习多读
这几天,反反复复读了百遍经典,我也是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小时所有的人反复去读经典,一遍遍,一声声,一阵阵,一群群,所有的人字在眼中,书在手中,经在口中。刚开始无限怀疑……哎呀!见识太浅,修行不够大体不过我这样,这些诟病更加促使我今后多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虽然恍惚,但心明多读多背这一定是好的,是对的。以后在教学中千万不能让学生偷懒了,该背的一定要抓住孩子的最佳关键期让他们熟烂于心。
三、经典与我
通过学习,经典智慧在有意和无意中我都有所感受,但确无法明目张胆的讨论圣人的智慧。一旦文字有了偏颇,那估计有三分走火入魔;一旦文字不够谨慎,那辜负了所思所悟。
简言之,还年轻,继续学,诵读经典从自身做起!
感恩圣贤之歌,感恩老师教导,感恩所有为这次学习创造机会的人,感恩身边的你我他。最后,也倡导大家多读经典,从四书五经开始,书上说0-13岁是最佳读经典的时期,所以,亲爱的小朋友们一定一定要读起来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