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拟态环境的初步认识
拟态环境基本上是在媒介上传播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信息差异化的影响。这个时代的信息量更加庞杂繁复,而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播媒介背后都是人为的收集,整合信息,也必然会经过加工润色后再展示出来,以便迎合大众的口味。
人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经历亲自去接触周围真实的外部环境,只能通过媒介帮他们筛选出一些支离破碎但重要的或者关键的信息,而后整合成一种新的形态来进行收录。
二.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麦克卢汉在《媒介通论》中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其实媒介保持着人与客观环境的联系。
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对于真实环境的理解,甚至于更多的人开始依赖这种信息哺喂的方式,对拟态环境中的一切信以为真,而在脑中形成某种批判事物的准则,影响到现实生活。
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的理论,拟态环境虽然没法100%控制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看法,但是却可以攻占心智,让人们潜意识地去关注和讨论某些话题。
三.拟态环境中的心理环境
受到第一层拟态环境中被加工的信息影响,在第二层环境中,受众群体接收到信息之后会根据个人的兴趣,需求,价值观做出二次加工和解读,保留下来之后形成自己的“心理环境”。
7月7日安顺的公交车坠湖事件持续报道了两三天了,第一天的视频中公交车90度大转弯开入湖中,第二天爆出司机女儿在去年高考失利跳湖自杀,第三天这个52岁老司机网上唱歌的视频被扒出,现在又放出消息“司机得知老宅即将拆除,2小时候车辆坠湖。”
一系列的信息一天天在我们眼前更新,进入我们的视线,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百姓根本无法近距离去了解这个事情,只有通过媒体不断地推送消息来判断事情的进展和发生的原委。
而众网友已经结合司机的心理活动和行车轨迹相联系,开始猜想到司机有心理问题,才做出报复社会的行为。还有人臆测在车厢里有人讨论高考的事情,戳到了他的痛处。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经过网友的二次加工推论得出的,实则真实情况未查明。拟态环境已然形成,说实话我们也不得不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获取信息,只能说有图有真相。至于是不是看图说话,咱也不敢说。
更有趣的是,他们会以去年一起乘客抢方向盘事件来推测, 这次是否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显然人们的心理环境已经受到之前事件的影响,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可能性。
总结:
如果是有人刻意地传播一种观念,会更加可怕。比如“现在还有人不用隔离霜吗?" 当这种思维被广泛传播之后,登堂入室进驻到我们的潜意识中去,用不了多久,我们会开始自动自发地向更多的人散播这个概念,这可能就是传播学在心理上的一种运用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