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朋友问我:“都说帮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最好的办法是“陪”,我也陪了,可是有时候孩子读完一本书,你特别想跟孩子聊聊这本书,想了解一下孩子到底读的怎么样?可是不管你怎么问孩子,孩子就是不配合。各位亲爱的育儿路上的小伙伴,你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吗?
今天我就来分享:我们如何谈论一本书,如何引导孩子去讨论一本书。
一,讨论一本书有两种类型,闲谈和正式的讨论。
今天先来说闲谈一本书,闲谈一本书分为三种类型:
1.分享热情
比如:我在领同学们读《青铜葵花》时,我是这么跟同学们说的: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我去送我姑娘上大学时,在哈尔滨的中央书店里,我看见了这本书,当时我是站在书架旁看的,当时看得我泪流满面,我边擦眼泪,别往下看,当时有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儿,注意到了我,赶忙去找妈妈,他拉着妈妈的手,着急地把我指给她妈妈看……”就是在分享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和热情。
2.分享困惑
例如:我在读《高效学习七堂课》这本书时,对里面的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部分就不太理解,对此,我特意去问了我的书友千月,她耐心细致的给我做了解答,还教了我很多可以实操的方法。
3.分享关联性
关联性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和和我们过往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联?另外和我们其他的阅读的书籍有什么关联?
A.关联生活
比如:《海蒂》这本书里讲到,小女孩海蒂在爷爷家过的是纯真美好的放牧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自由与爱,可是她到了埃斯曼先生家后,生活里充满了繁文缛节和严苛至极的规则,这样的家庭像是一个笼子,把自由与爱完全的隔绝在外,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海蒂出现了梦游症,读到这儿的时候,我立马就关联到我自己家孩子的养育,自己的家庭氛围,这就是关联我自己的生活。
B.关联书籍
《草房子》这本书讲了许多个少年童年的成长经历:有情有义的桑桑、自立自强的杜小康、内敛隐忍的秃鹤、可怜可爱的纸月……他们的童年有苦难,也有很多美好,读完这本书,我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到高尔基的《童年》里的阿廖沙,《城南旧事》中的英子,《青铜葵花》中的青铜和葵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景下,人物不一样的命运。这就是关联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