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先生
刻意选择的难受声明:此“肌肉”非彼“肌肉”。
完美身材的保持需要很多的努力,不论是减肥、增肥,试过的朋友都知道。想减的,遇到好吃的,抵抗力瞬间为负,想着,这顿吃了就减,下次不吃了;想增的天天炸鸡、甜品,体重却是不增反减,愁死了一大片人。
男性练肌肉时,以大量的时间为前提,过程中反复练习,管它晴雨还是酷暑,都不间断,很是让人佩服。
不知是谁说,人类思维的增强,与肌肉的练习几乎是神同步,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忒准确了。
思维“肌肉”=耐心+方法+刻意选择的难受。
耐心需要价值观的抉择加上自律,方法需要不断的探索,唯有刻意选择的难受,我可以与你分享两个小故事。
01
《甄嬛传》是前几年大火的宫廷剧,主演孙俪一跃成为一线知名演员, 她的演技更被行业津津乐道。
因为个人习惯,凡是喜欢的影视,总是会看上很多遍,几乎记住了每个人的台词,却依然乐此不疲。
由此却养成了现在看剧必然快进的习惯,尽管是新剧,半个小时便可以看上四五集。
上学期,跟舍友再一次回顾《甄嬛传》,看得我那个难受,第一次觉得看电视好累啊。
舍友喜欢弹幕 ,全集开着弹幕,且丝毫不喜快进 。
我从来都以为,怎么会有人无聊到喜欢弹幕呢?那些弹幕显得人好脑残好脑残。
不快进不是很浪费时间吗?干嘛要每个细节都看?
回过头一想,才发觉自己狭隘了许多,我不喜欢弹幕的存在,是因自己的“强迫症”和完美主义作祟 ,弹幕打乱了我追求的纯粹,朋友喜欢弹幕是因为那里有许多人的想法,相当于一个链接不高的互动。朋友也认为,既然看剧,就要好好练看,如果快进不如不看。
长时间的直觉认知,让我几乎忽略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么简单的道理。
而我,很好的扮演了“高级”的短视者,想当然的以为如何如何,就像很多人脱口而出的——我根本就没有选择,你不知道我就只有这个能力;忙来忙去还不一样,还能怎么样?
以为自己没有选择,以为只有自己是对的,不知道谁给我的自信。
就像我之前以为自己文章的排版很合适,直到一次在同学的手机上看到我的文章,才发觉有些段落偏长 ,有些段落太短。
其实只不过是我们手机不一样,显示不一样而已。
这不禁让我想到,很多的正确都是反人性的。
02
我们村的一个男生,第一年考上了省内的一本大学,但他坚决要去复读。
我了解到,只有他的妈妈支持他。
他出门的前一晚,还跟他爸吵得不可开交,很多的行李,他一个人搬去了车站,他走时,他爸一句话都懒得跟他说。
他坐在车上,脑子里都是这些话——
人要学会满足,不要想着自己就是谁谁谁,你要有那个命。
差不多点就得了,你难道想把你爸妈卖了是不是?(他的家庭不是很好,农村)
我的天,你不要奢求太高了,不要明年考不起,看你咋个整!
我不知那个男生有多少心理负担,假期回家是怎么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只是后来听说,他去了他最喜欢的武大,报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
我第二年回家时,村里的老人还跟我说——我就晓得,那个娃儿还是有本事,你看不是考得很好蛮?
——可惜我家那个没去复读哦!说不定考得比他家那个好,他们一样有能力的哇!
为此我感到深深的无奈,当初你们说的话,我还没忘。
事前一个样,事后似乎人人都有功劳,自欺欺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样同他们交流。
无语的自己,不能对长辈们太过苛刻,我一边听着他们谈话,一边把自己的频率调成跟他们一样,他们喜欢谁家的谁又怎么了,我便问问他们如何如何了,自己一个人时,又把频率调回来。
我们大多时候采取的都是直觉性的行动,但若要练就思维“肌肉”,有些雷不能踩,比如上面的两个——短视+事后诸葛。
直觉的基础上,选择刻意的难受,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正确。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