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和你说说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和你说说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作者: 泛若之舟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00:23 被阅读0次

妈妈说,我从小就是个不爱读书的小孩。贪玩,调皮,爱惹事生非。

回头想想,不爱读书的意思大概是不爱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吧!

我好像还是挺喜欢读闲书的。

            年少不知书滋味

记得,我拥有的第一本有专属权的书是《365夜故事》,是远在西安的姨姥送给我的,黑黑的封面,厚厚的上下两册。每篇故事都不是很长,到今天能记住的里面唯一的故事就是《寒号鸟》了。能记住这个故事是因为,那是我听到的第一个让我落泪的故事,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巨大魔力,可以在一个冰冷的黑夜里,躺在没有温度的被窝里,脚蹬暖水袋,为故事中的寒号鸟莫名其妙的落泪。虽然已经记不清是几岁时的事情,也记不清故事中的那些字我是否全部认识。但是,那一刻被故事勾勒出的悲伤,深深地被我记住了。

再后来,能够记住的阅读的经历就是,利用妈妈的工作之便——收废纸,从一堆一堆的废纸里面找到一些旧的发黄,支离破碎的小书来读。至于什么内容,好像也没有什么印象了。

后来比较清晰的记忆就是小学四五年级那会,突然发现家里还是有这些藏书的,《毛选》《县志》《古代刑法》《百年战争》等等一堆杂七杂八的书。也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匮乏,还是我的孤独,我竟然把书架上那一排排对那个年龄得我来说奇奇怪怪的书,都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

在今年的孩子们听来,这都是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连我自己想想也有点不可思议,怎么那么重的口味,什么书都能读的下去。后来的后来,这个重口味就延续到了今天,什么范畴的书都要读一读,。看我的书架,你绝对判断不出主人的偏好与性别。

              梦里挑灯看剑

正儿八经的读书,是从一本《穆桂英传》开始的,那年我上初二,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这种古老的章回小说,一发不可收拾,半年的时间这本书读了不下30遍,以至于到后来连里面每个章节开篇的导言诗都能背出来了。

我的内心从那时起,就出现了一个填不满的空洞,黑黑的深不见底,我不知道多少书才能给填满。那种慌张的饥渴充斥起了一种从没见过的焦虑,仿佛没有书就要瞬间窒息。

可是,那时能够看到的书得资源很有限啊!金庸、古龙、琼瑶对于一个农村中学的孩子来说能见到的也寥寥无几。幸好同院居住的一为大哥有不少的好书,在他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路遥的《人生》,看到了一群和命运、道德挣扎年轻人;看到了怎么读都读不懂的《厚黑学》;连他那本够够的《现代汉语词典》我都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后来,那位大哥看我痴迷,就讲《人生》和《现代汉语词典》送给了我,瞬间觉得自己成了暴发户。至今,这两本书依旧站立在我家的书架上,就如一个碑文,成了一段历史的证据。

上了高中,来到县城,果然是不一样的天地。有新华书店,有路边的租书亭,还有县图书馆,应有尽有的资源,让我开心不已。

新华书店的书贵的不敢买,只能偶尔偷看一下,因为人太少,也不宜久留。

为了能进学校旁边的租书亭,每天算计着如何从饭钱里省出看书的钱,有时候甚至吃个半饱就行。书亭还得偷偷摸摸的去,害怕被老师抓住,毕竟,那都是些“闲书”。也就那段日子,练出了阅读的速度,有时候一天能读三本,为了省钱,就好几个同学合租。我记得那时候的最高记录是36个小时不休不眠一口气读完了《红楼梦》,读完后坐在学校操场的椅子上呼呼大睡,任凭操场上的呐喊和广播里的嚎叫,都唤不醒我。如今想来,也是一个“痴”字吧!

后来惊喜的发现,原来有个地方借书竟然不花钱,而且没有期限,随便看。至今我深深地记得,县图书馆那一排阴暗潮湿的房间里,沉睡了不知多少年的发霉的图书,那一刻,也只有我看他们是闪闪发光的吧!直到高中毕业,这一直是我最好的去处。那一个个红色的手写借书证我至今保存着,算是给曾经的日子留一个见证吧!

学业也就在留恋书群的时候被荒废了,勉强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我开始拥有了大量的阅读时间,却发现没有了之前的饥渴。在那个郁闷至极的大学时光里,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待在学校冷冷清清的图书馆里,一边看书,一边看夕阳西下。

看书的节奏慢了下来,对书也开始越来越挑剔,对读书的环境也开始有了渴望。

那时,就暗暗发誓,等我上了班,第一个月的工资,我要买一套心仪已久的书。等我有了钱,我要开一家24小时营业得书吧,往来无白丁,轻音乐、咖啡、读书人和无病呻吟。

至今,那套心仪的书也没有买。开始,是因为第一个月的工资实在寒碜,买不起。后来,慢慢的那种喜欢就开始淡了。再后来,工作中繁琐的事情每天忙到焦头烂额,就不再想起这个梦想了。最后的最后,就发现,可买可不买了,似乎,那套书已经不太适合今天的我了。还是得买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许,钱和时间都不是障碍,事业也不再是绊脚石的时候,有一天心血来潮,会奖励一下自己吧!

那个书吧,至今我也没有拥有。我有的,也就是目前这个小小的,没有任何经营的书馆,我在一天一天让它变大,变多。虽然,这不是我梦想中的那个书吧,但是,这是我给我的孩子们的礼物。从儿子3岁那年,一本书一本书的给他读,今年他13岁了,整整十年的时光,积攒了这一屋的绘本和儿童文学。我羡慕这样一个有书的童年啊!作为妈妈,我能给的也就这些了。我的女儿,今年也三岁半了,从一出生我们就开始了“零岁阅读”,今天不谈收获,只谈过程。

所以,瑞丁阅读馆不是一个经营空间,是一个妈妈,送个孩子得礼物。也许,他们的未来和梦想,就是需要这样一个空间去填写。

              书语正是梦中人

这只是我读书的一些故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读书,让我错失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却让我收获了更多的人生致用。

今天,是冠状病毒宅居的第20天。

新的一年,我想做一个“书语99问”,我愿用多年阅读的内容帮到大家,大家可以发一些荐书问题在群里,孩子、成人阅读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我们将挑选99个问题予以作答。

问题不宜太宽泛,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毕竟天底下每个孩子爱上阅读得方式都不一样,但相同的一定是他没有一个爱读书的父母。

问题可以有功能性,比如什么书可以让孩子记得洗手?什么书可以让孩子……诚然,我们从不喜欢把书当药,但书偶尔可以促进读者,这也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问题可以很刁钻,比如什么书读着淡,但后劲很长。比如什么书的结尾让这本书瞬间增色……

总之,关于书的问题,抛出来吧。

你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在公众号中留言。

相关文章

  • 和你说说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妈妈说,我从小就是个不爱读书的小孩。贪玩,调皮,爱惹事生非。 回头想想,不爱读书的意思大概是不爱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最近忙着陪父母旅游,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广州。 先缕缕这一个月的行程吧,看看自己走了哪些新的地方。 4月23号我从深...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文 丨雪花如糖 01.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这是近两年微信公众号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每每读到它,就会不由...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这是近两年微信公众号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每每读到它,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忆一下自己读过哪...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总有朋友咨询我让我推荐书单,其实我这个人看书都是随性而起,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循序渐进的书单。 今天把从小到大看过...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距今大概有十二年了。现在我依然记得当初看过的一本书《花季雨季》。时间太久,早已记不清书中人物与主要情节了,但是不妨...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新年伊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这个普通人帮不上忙,听从国家号召,好好在家隔离,这便是最...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在此之前,我一直不敢说自己是读过书的人。总感觉读书人应该是博学广识的,不能说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学术理论出口成章,也...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读书不觉已春深,沉浸在书中,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 回想那些年我读过的书,细细梳理,竟也有许多或悲欢或聚别的故事。 ...

  •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还是初中那会,语文指标里的必读书《呼啸山庄》。 和《简爱》。 和《鲁迅文集》。 那会,真的爱看书,却不爱看这些晦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你说说那些年,我读过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br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