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我读给你听;
趁现在年少如花。
见字如面:我想写给你的一封情书
作者:依然
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喜、诚实有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写的真好,读的也真好!这大概就是书信的力量,饱含深情,字字珠玑,读这段文字,让我感受,这是多么遥远的一个期待,对生命的初见,对未来的一个向往。
我不禁拍手叫好。
一封信,一个人,一个麦克风,《见字如面》,就这么安静的吸引着我,在书信里,回味一段记忆,温一段美好时光,借一个演绎,静下来,领会那些久远的故事。
先前有《中国诗词大会》的热火,现有《见字如面》,后有《朗读者》。每一个综艺的后面,都深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纸媒时代的过去,新媒体的崛起,也说明中国一些最美好的,最单纯的东西,还是备受国民的喜爱,丢失在历史时空中的文化,也从未被人们忘记和追求。
诗词也好,书信也好,这些古人表达感情最深邃的方式,寄情于景,寄景于情,终于被时代记起。值得高兴,也值得追捧。
有人说,看了这个节目:想趁少年如花,想把我读给你听。呵呵,我已不是少年,但是我有一首诗,一封信,想写给某个少年。
正如归亚蕾读张晓风写出的母子情,我也想问一问时光:多少年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少年?
连同发问,心中的疑虑,恨不能消耗掉所有的青春,想提前去窥探一下那个未来的少年?迫切,忐忑,好奇。你会不会某天看见我内心所有的光芒,像哪个虔诚的信教徒,拾得一纸的爱意,满心欢喜。
我想留给你的,是最初的美好。
我希望多少年过去后,你仍是个笑靥如花的少年,做着最真诚的你,在我给你生命的那一刻,你便是你自己,拥有爱人的能力,拥有被爱的勇气,在爱与被爱中成长,在自由中寻找自我,多少深情与真诚,都不辜负。多少背叛与失望,都不妥协。
也许这话说的很早,你还是个未出生的婴儿,但这是我对于你来到我生命里最想说的,最期盼的。
这是你与我还有15天便相见,写给你的第一封情书,to my Little boy ——梁以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