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分享的主题是《场景思维导图之诗词古文》,目的是为了理解和记诵。这是场景思维导图训练营的倒数第二次课程。哈哈,这就要结束了哦。
我们分成古典诗词和古代散文两大部分。各举几个例子哦。
幻灯片2.JPG
古典诗词里面我们主要分析绝句和律诗。
幻灯片3.JPG
大家看这张《红豆》,很简单的五言绝句,当初我做了很久,找思路,配图。因为这对我其实也是一种试探,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接触思维导图差不多两年,试图把这个超级工具运用到各种场景中去,很多领域对于我来说,也是新的探索。这点我并不忌讳,嘿嘿,在学习的路上,我们大家一样,都是好奇的孩子。可能会不太顺利,可能会走弯路、犯错误,但是有什么要紧?
幻灯片4.JPG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这张古诗的思维导图真的好简单好简单,四个句子一句是一个分支,后边的二级分支看上去很随意,其实也是有逻辑的,是按照诗意、或者自己理解的诗意来断句的。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我断句的时候、配图的时候,心里就一直在涌动着“情景交融”这四个字。
咱们继续体会,小时候语文课上肯定学过的啊,杜甫的《绝句》。安史之乱已平定,回到成都草堂。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这四句就是里面最有名的。大家请自己尝试着做出思维导图。
幻灯片5.JPG
不过我在这里提供另外一个角度的思考。就是思维导图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结构,像这种古诗,我觉得如果硬性分成几个分支,大的分支下面再有小的分支,有点割裂意境。所以我个人更喜欢这种四格小画的方式。你知道四格漫画,那么四格古诗试过吗?每个句子就是一幅有焦点的小画!
幻灯片6.JPG手绘版的更温馨亲切吧?而且不需要画得很复杂,简笔画示意一下就好了。
幻灯片7.JPG
当然,如果四句浑然一体,自然而然形成一幅意境图就好了。这是我最最喜欢的,是我追求的“图记”古诗的最高境界。
大家看,虽然我在教思维导图,跟大家交流思维导图,但是我越来越发现,其实思维导图也有自身弊端,任何工具都不是万能,它始终赶不上人类的思考速度、需求特性。
幻灯片8.JPG
绝句相对来说还是非常简单的,我们来看看复杂一些的律诗。还是先要用思维导图分析一下。
幻灯片9.JPG
律诗一般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跟尾联四个部分。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把思维导图分成四大分支,之后每联的上句和下句(或者叫做出句跟对句)又分为二级分支。
主干上面当然可以写每联的名称,但是这样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建议的更好方式是写上每联的主要意思。
比如陆游的《书愤》,首联、颔联、颈联跟尾联分别写豪情壮志、战斗生活、壮志未酬、用典明志。
接下来的次级分支并不见得是完全等级的,意思是不见得就全部有三级、四级,个人认为完全可以按照逻辑跟诗意自由安排。比如我这里,首联豪情壮志分支有四级,但是颔联战斗生活只有三级,因为我认为,楼船夜雪、铁马秋风是不能分开的意象。
幻灯片10.JPG这张《书愤》是用软件绘制完成的,配图风格不一,我特地去找到了下面这张《终南别业》,应该是个小学生绘制的吧,大家看,手绘版感觉很不一样了哦,多么和谐!我非常喜欢。要不是时间关系,其实我很想自己动手用纸笔绘制的。
幻灯片11.JPG
现在来谈谈古典散文,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一个是《孟子•鱼我所欲也》。
看上去难度又增加了好几倍,因为篇幅长了,结构也多样了嘛。但是实际上也差不多,只要通读一两遍、弄懂意思、结构,还是很好画的。
幻灯片12.JPG
比如《爱莲说》,通篇都是各种爱花人之间的比较,但是以“我爱莲”为主调。
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但是这样比较大块的分析,不太利于化整为零。所以在这里,可以分成起笔总说,列举各种人跟所爱花卉、莲花的各种好、各种花卉的评价、抒发慨叹五个部分。
这里有个创新,就是分支跟关键词是用水彩笔,但是中心图却是找了一张具象图片放上来的,是一种偷懒,但是从混搭风格上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还有,分支上面的关键词是用同色彩笔写出来的,感觉很好看很好看哦,连文字都变成图像的感觉。
幻灯片13.JPG上面的《爱莲说》有我临摹的成分在,网络上有很多人用思维导图分析《爱莲说》,我在绘制之前参考了很多张。下面这张《鱼我所欲也》是一个18岁的高中小女生原创的,是我们场景思维导图训练营的一个学员。
这是她的最近作品链接。进步,开心😊! - 简书 http://www.jianshu.com/p/7a8c96fe31ba
她妈妈说女儿几乎每天都在画哦,让我好开心,尤其是看到她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学习上面,这种尝试甚至比我都提前了。
好啦,来看一下作业吧!
幻灯片15.JPG
期待大家的作品,嗯嗯,绘制完了可以尝试着背诵啦,其实在用思维导图整理、绘制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在理解中记忆,绘制完毕之后再“按图索骥”、“顺藤摸瓜”三五遍差不多就可以拿下了。快试试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