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方证人》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满分推荐。该文可能有些剧透,全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娱乐向,不具专业性)
阿加莎·克里斯,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等等脍炙人口的著作皆出自于这位侦探小说女王的笔下,如福尔摩斯一样,这些作品也不断地被影人搬上荧幕。而其中,有一部被奉为不能逾越的经典电影--《控方证人》(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这部改编自阿加莎同名短篇小说,由比利·怀尔德老爷子1957年导演的黑白电影,1958年公映即收获极佳的口碑,同年获得6项奥斯卡奖提名。时过60年,再回顾这部电影仍是站在时代前沿的佳片,豆瓣评分9.6分,好于99%悬疑片好于99%犯罪片,IMDb评分8.4。这里即要对这部伟大的影片进行分析,何为伟大成就伟大,这也算是我对这部影史史诗的敬意。
(一)构图
当我在网上搜罗影片时,判断一部电影到底值不值得看完的时候,判断依据既是音轨、台词以及构图。倒不是说这些依据就能判断一部片子的好坏,只是,符合以上条件时,这部片子对我而言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学习之处。
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来进入正题,这里我节选了其中爵士分别与沃尔以及克莉丝汀初次见面的场景来从构图方面来剖析。我们出发吧。
按照时间线,爵士刚从医院接受心脏病治疗回到住所,医生禁止这位伦敦城大名鼎鼎的律师接收任何刺激性的案件,而此时初级律师梅休带着他的当事人沃尔前来求救。沃尔涉嫌谋杀了他私教甚好的一位上流社会的寡妇。我们先来看沃尔的进场。

这一幕为很典型的中心构图法,将事物主题放置画面中心,同时让此时的事件主导者占据主要位置,弱化了当前处于被主导的沃尔的存在感。
接着爵士下来了。


这里为第一次爵士拒绝帮忙,使用仰视角度和俯视角度更能衬托当时的局势,加深了梅休的失落感,也侧面衬托了爵士的地位。

当爵士看到梅休口袋里的雪茄后,回心转意(想背着一同回来的护工抽雪茄)提出帮忙。此时为典型的三角构图法,将人物分散在三个角落,正面镜头给到了剧情主导地位的爵士,同时将沃尔处于镜头边缘,身处镜头中表示他也是接下来剧情的一员。但是导演将他放在离戏剧中心最远的地方,是想削弱他的存在感。



接下来的剧情构图却恰恰相反,此时的剧情主导者为沃尔和爵士,故而在之后三人组成的三角形构图中,沃尔和爵士被放到了一条水平线上,正面镜头给到了沃尔,因为此刻他为故事的讲述者。
到此之前,导演都将沃尔这位当事人的存在感削弱,从而让其本身显得更为温和,同时使观众在听到沃尔的故事之前并不能对其有任何的认知,使得我们得以客观地听取这个故事。


接下来有两个正反打镜头,画面从多人变成单人特写,使得爵士的恐吓和沃尔的“害怕”更据说服性。


这之后的几分钟里导演给了沃尔一个很长的特写镜头,在这个长镜头里,导演成功地把之前这个角色缺乏的角色个性描绘了出来。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穷困但乐观、温雅的人。而爵士也从画面之前广角镜头的另一端移动到了沃尔的画面中,确使沃尔占据主导位置。


而在爵士“人性的闪光”的逼问下,导演特写镜头中的沃尔的确真表演,试图使我们开始认同之后爵士的观点:他是无辜的。

随后另一位律师摩尔前来,警察局的人也前来抓捕,使得画面变得拥挤。导演使得演员们站位分开,让剧情的主要人物占据中心,而且为剧情的进行地--门呈现在大家视野中。

接下来警局带走了沃尔,至此沃尔的戏份告一段落。
接下来我们来看沃尔的夫人,克莉丝汀的出场。



先是爵士告诉摩尔要小心克莉丝汀承受不住噩耗,接着克莉丝汀出场打破爵士的设想,前后对比更能体现这个人物的性格。故而,不同于沃尔,克莉丝汀一出场导演便开始着手于她的性格描写。
而从克莉丝汀的出场方式,先是一个人出现在画面中心然后走向观众,这样的镜头方式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压迫感,给人一种狠角色登场的感觉,于之前沃尔的登场时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而随后爵士下来握手时,区别于之前的仰视角和俯视角,平视角削弱了爵士的气场,现在场上的主导人物俨然为克莉丝汀。

随后爵士提出自己不能担任律师,不知道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我确切感觉到这幅构图中克莉丝汀的深深失落和期盼,让我觉得之后的反转在这即埋下了伏笔。

爵士还是抵抗不了案件的诱惑,偷偷溜了出来,不同于之前一直处于三角形中的主导者,爵士作为旁观者弱化了存在,主导者仍为克莉丝汀。





之后在案件的问询中,克莉丝汀极尽所能地挑起了爵士的兴趣,使得爵士从旁观者变成她的被主导者,一一破解了爵士的招式之后,优雅地关上了门离去,给爵士和观众们留下来满满的疑惑。
同时区别于沃尔被带走时的情景,不同于当时明朗的情况,警察带走了沃尔先生爽朗地关上门,克莉丝汀在掩门后听到爵士的话后又再次开门回应,这一开一合就像剧情的转斩。
至此克莉丝汀的形象被定了下来,一位无情的冷酷又坚强的女人。与两人的初见,到此完。
通篇电影下来,构图上说不上有什么新颖的地方,但这是60年的今天的审视。而整篇电影几乎每个镜头都处于极其严谨的几何构图中,正是这严谨的几何构图,完美砌合了这紧密的剧情,使得其在悬疑片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