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国两会期间,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采访中,记者倾听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结合工作实际,讲述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故事。
乡村富不富,关键靠技术
“乡村振兴要产业进村、资金进村,更要人才进村、技术进村。”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看来,无论是传统产业改造还是农民稳定增收致富,都离不开技术支撑。
夏布,是荣昌区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之一,有上千年生产历史,其织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产业与“三农”紧密相关,可带动农民从事种麻、绩纱、编织、出口销售等。“过去我们只生产、出口夏布坯布,产业始终做不大、做不强。www.js5158.com”曹清尧介绍,近年来,该区通过引进日韩的脱胶、印染技术,实施夏布精加工,现已开发出服装、床上用品、布画、折扇等20多个衍生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曹清尧告诉记者,2018年该区组织实施夏布拼花、贴花、刺绣等技术培训,直接带动200余名乡村留守妇女实现居家就业。目前,荣昌有2万余人从事夏布相关工作,2018年夏布产品出口额达1.05亿美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