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和倍问题”(2)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和倍问题”(2)

作者: 钰铭V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6:30 被阅读0次

上一次我给各位同学讲解了基础的和倍问题,在题中明显给出了和与倍数。可是有些题并不明显给出,而是把它隐藏起来了。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隐藏起来的我们该怎样解?

例一. 两个数相除商9, 余数4,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89,除数是多少?

解析:我们来分析下题,两个数相除商是9,余数是4。也就是

被除数÷除数=9……4

这句话我们能不能换种说法,比如说被除数是除数的9倍还多4?对,这句话是正确的,所以到此我们有没有看到倍数呀?是的,这也是一个和倍问题。当看到倍数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画图。把图画出来,并把题中所有条件标明,那么这个图我们就画好了。倍数知道了,那它们的和是不是就是93呀?当然不是,因为里面还多了一个商呢,所以它们的和就是93--9=84。

现在图画好了,我们是不是很容易的就求出一个小三角的值了,也就是除数

                93--9=84

    除数:(84--4)÷10=8

答:除数是8。

例二.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长是宽的2倍少2,则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解析,一看题,我们看到了2倍,所以我们又可以借助线段图了。然后再看看长和宽的和。题中有给周长是56厘米,求周长的公式是什么?对,周长=(长+宽)×2,所以长与宽的和就是56÷2=28(厘米)。

图画好了,题中所有条件也都标好了,现在我们再看图,是不是很请楚呀?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求出宽。

      56÷2=28(厘米)

宽:(28+2)÷3=10(厘米)

长:10×2--2=18(厘米)

        或者28--10=18(厘米)

答:长方形的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

总结:

① 只要遇到倍数关系,我们首先就要想起画线段图,因为倍数很容易的画出线段图。

② 一定要找到小三角实际对应的数字,如果多了就砍掉,少了就补上。不要冒然使用除法,一定要看好除法是平均分的状态才可以。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和倍问题”(2)

    上一次我给各位同学讲解了基础的和倍问题,在题中明显给出了和与倍数。可是有些题并不明显给出,而是把它隐藏起来了。那我...

  •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和倍问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和差问题”,和差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为多少。那和倍呢?是不是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

  •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差倍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和差问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值;也知道了和倍问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倍,...

  •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浅谈

    摘要: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但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并通过多种...

  •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周期问题”

    今天给同学们解析的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周期问题,一起去看看吧。 1.什么是周期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

  •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指已知一个数经过若干步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原来这个数的应用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先提出某个未知量,经过...

  •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间隔问题"

    其实数学并不难,应用题也不难。主要是在大脑中能够模拟出题中表述的即可,比如今天我想跟大家说的间隔问题。 所谓间隔,...

  • 数学应用题之“和差问题”

    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一般指:大数-小数),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

  • 王洪昌记事(2)

    王洪昌记事(2)之 小学数学非应用题题解题新思路 编辑说明 亲爱的小朋友,你想成绩优秀吗? 尊敬的家长,你想自己的...

  • 小学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基本问题,它包含了简单的相遇及追及问题、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多次相遇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应用题之“和倍问题”(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kz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