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据统计,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近35%的贫困县、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
塞罕坝:茫茫荒原变林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从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到镶嵌在风沙前缘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几代人矢志不渝地推进绿色发展,终于让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创造了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1962年,原林业部决定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经过50多年建设,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百万亩森林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净化淡水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阿克苏:风沙之源变果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柯柯牙,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山坡”。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和绿色毫无关系。沟壑纵横、寸草不生,只有漠风逞强,沙尘作恶。上世纪80年代,阿克苏每年沙尘天气将近100天,居民们一年当中有近1/4的时间在沙尘中度过。更可怕的是,沙漠离城区只有6公里,还在以每年5米的速度逼近。自1986年实施柯柯牙生态绿化工程以来,当地先后组织近210万人次,进行51次植树造林大会战,累计造林115.3万亩,筑起了一条集生态林、经济林于一体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
库布其:沙海绿洲新希望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台地北部边缘、黄河南岸。沙漠腹地寸草不生,被喻为“生命禁区”,“死亡之海”。据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5年间,由于多项治理工程的深入,库布其沙漠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09.5万亩,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15万亩,沙化土地中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面积增加了146万亩。库布其沙漠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如今,中国的荒漠化治理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越来越多的像中沙基业这样的有志企业和群体纷纷加入治沙行业,为荒漠化治理付诸行动。中沙基业,一家立志从事荒漠化生态治理与开发、沙漠种植技术应用和再生资源开发、荒漠治理与研发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机构整合国内外诸多核心战略伙伴支撑形成产业矩阵,共同推动“沙之源荒漠治理生态大农业”项目。该项目充分运用现代思维构建商业模式,打造“生态农业+分享经济+大众公益”的产融结合新典范。自2018年起,通过在西部戈壁沙漠地区种植耐旱树种,把沙漠转化成收益,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努力。
现在,只要498,你就可以加入到治沙行业中来,与所有的小伙伴们一起为荒漠化治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美丽中国梦势在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