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精神虐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反而像是正常现象。这种过程始于不尊重他人、说谎或单纯的操控行为。我们只有在深受其害时才会发现难以忍受。当这种行为的作用对象未能加以回应,精神虐待就会进展到下一阶段:出现明显的虐待行为,对受虐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受虐者不确定能否获得他人理解,所以只得默默承受。
精神虐待是怎么产生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59592/a2d4d4ad9b2b2346.png)
虐待手法在离婚或分手时很常见,最初并不被视为病态,但因其持续重复且单向,最终都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在分手的过程中,原本隐藏的虐待冲动会浮出水面,释放为狡诈的暴力,当自恋的施虐者感觉猎物正在逃走时,暴力就会登场。
法国精神学病学家勒梅尔指出:“分手或离婚的报复行为可以这样理解:有人为了不恨自己,必须从曾经属于他的某人身上,为其所有的恨意寻找出口。” 这种现象在美国称为“纠缠”或“骚扰”。精神暴力不但在分手过程中不会中断,还会经由双方遗留的联系,包括子女,亲戚,朋友等延续下去。当旧情人或配偶不愿放走猎物,而以阴魂不散的方式侵犯前伴侣的人格与灵魂,便构成纠缠或骚扰,如在公司门外等着对方下班,每天不断的打电话,直接或间接的恐吓威胁。如果受虐者反抗,纠缠或骚扰很容易演变为肢体暴力。
精神虐待行为的目的是要造成对方不安,使其怀疑自己与他人。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施虐者就会不惜使出各种手段,包括说谎、无中生有、冷嘲热讽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