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过得“不简单”。有两重意思,一重是说情绪处理得不简单;另一重是说学习的内容不简单。
源头是孩子的数学月考又砸了,这次创了新低。至于到底多低,实在觉得不值一提,总之,她刷新了自己的,也是我学生时代的记录。
我这儿从上周开始,气温已经骤降到零下十六七度,娃说是一路哭着回来的,到家时,脸上的泪痕已经冻成冰溜子了。我相信那会儿她应该确实是为此伤心,所以,主动给了她抱抱。并且在她没说是考砸了之前,我还开玩笑问她是不是失恋了。
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挺好的家长:能基本共情,也没什么苛刻的要求。至于别的不想夸,不是因为没有,而是真心感觉现在的家长都很不易,各个其实都非常优秀。
然后,她制定了新的学习规划(得吐槽,我就知道她这样的状态保持不了多久。过往见过太多次了)。但是,我依然愿意相信她这次摔得这么狠,肯定会长记性的。所以,除了安慰和鼓励,我更愿意做个观察者。
果然,很快(是的,我必须用这个词,因为只是四十八小时不到),她就回归了原来的状态。我观察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很消极的,甚至愤怒,因为我的每个字都透着这样的情绪。我揣着这样的情绪几乎过了一天。不对,不止一天,而是整个周末。她在消化自己的难过情绪,我在尝试接纳和消化她的消极和负面,而且是用放下我所有的事情去做,因为我觉得必须做好。
我跟老师打电话,很诚恳地表达我的意见:这个跟头摔得好。因为之前她不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问题,而且对我的唠叨表现出越发烦躁的态度。不如趁此机会,让她好好反思自己应该作何改变。只有自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源开始解决。
所以,我在和孩子的、老师的,还有自己的情绪做处理,我时刻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开始改变,一切都来得及。
接下来说说第二重:学习内容不简单。
我是典型的偏科文科生。初中时遇到了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数学老师,导致我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虽然高中时期又碰到了一个非常非常温暖的数学老师,但尽管自己万分努力,还是无法扭转被动的学习局面。所以,对我来说,对理科,尤其是数学,有着天然的“恐惧”和“抗拒”。但愿不是自己这方面的问题“遗传”给了孩子,但她的数学确实很吃力。尤其是初中的学习节奏快,难度也不小,对解题思维的要求也不同了。再碰上这次的月考题型偏难,考倒了几乎90%的孩子……说了这么一大堆借口,就是想表达,那些题对我来说也很有挑战性。
没关系啊,不会做,我就学呗。于是,我一道一道题学、解、请教,终于在今天下午把所有她的错题都自己先学会了。但是,崩溃往往来得猝不及防。
我拿着解出来的题,兴奋地告诉孩子我可以给她讲了。没想到她竟然把卷子抽回去,漠然地边装边说,老师会讲的,不做了。
What?不做了?不做了!
唉,很多人劝我不要生气,不要发火,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也要控制情绪。但我真的没控制住,我俩又开战了……
这会儿已经是晚上,回顾自己这个糟糕的周末。依然意难平。老师说,题确实是难了。她也还不过就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我听懂了,也听进去了。但我想看到的真的不是分数,哎,太难了。何去何从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