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对于人们清明悼念亲人和先烈也司空见惯,一直把它当一个传统的节日去过,貌似顺理成章的事儿,从没想过别的。
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清明的文章,颇有想法感觉稀奇。文章说清明节又是寒食节,是晋文公重耳为报当年落难时介子推的割肉救命之恩而设定的,但后人只用这一天来纪念逝去的亲友,殊不知死者长已矣,为什么要忽略介子推对晋文公的一番情谊呢?珍惜生者,珍惜当前拥有的亲人知己,不更是我们应该做的吗?这篇文颠覆了我多年来的固有观念,让我为之一震。
是啊,悼念亡者固然重要,我们不是应该更加善待身边人吗?这些才是我们当下的拥有啊!如果忽略他们而把心力交给亡者,不是让遗憾依次顺延吗?这样的做法是心清肚明吗?
我忽然想起了家庭生活。一个善良的人开门做事,待人接物大方得体,乡邻朋友的大事小情都愿意出手相助,哪怕有时牺牲自己的时间或金钱或精力,有时委屈一下下,能办到就全力以赴,有求必应。偶尔即使朋友说错话做错事,大多时候也不会跟他计较,总会宽容以待,一笑而过。但在家里呢?可能会因家人的一句无心话,一个无意举动,或是其他什么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依不饶,耿耿于怀,与刚才的宽容大度判若两人。对自己眼前拥有的亲情不去珍惜,肆意的挥霍,等到失去了再去遗憾去悼念,还有什么意义?
仔细想来,还有很多次很多件事也是这样。与人交往,我们往往寄希望于“下一个”,可事实总是他不如“上一个”,心中总是遗憾;认真做事,我们往往寄希望于“明天”,可事实总是还不如“昨天”,心中又是遗憾;改正错误,我们往往寄希望于“下一次”,可事实是“上一次”的错误已经提醒我们了,只有追悔莫及。难怪便有了“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后才知道后悔”这个金句,可,失去后只剩后悔吗?如果及时反省,下次拥有也许就学会珍惜了呢。
花开不多时,拥有当珍惜。身强体壮时我们珍惜健康,也许就没有了病入膏肓;青春年少时我们珍惜时间,也许就没有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合家团圆时我们珍惜情谊,也许就没有了众叛亲离,孤家寡人了。
所以,清明时节,我们不仅要悼念逝者,更应该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爱不再只留传于遗憾里,也心清肚明,穿梭在大家的心中,开花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