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封面写的是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书的最后几页写的是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
“没有书店的小镇算不上个小镇。”这是这部书里反复提到的。这是献给喜欢i读书的人的一本书,里面有主人公喜欢讨论的大量的书,因书结缘,以书为引线建起故事的所有构架。一切事情的发展都是因果循环,一件事情促成另一件事情的发生,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岛发生的关于书店的闭合性故事。
AJ是一个执拗的书店老板,对书有着特定的偏好,没有驾照,不喜欢旅行。当AJ的母亲送给他们每人一个kindle作为礼物时,AJ对其强烈的排斥和对未来纸质书可能消亡的忧虑与抗拒,认为文学在粗暴的快科技下快速消亡,虽然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也给他带来了便利。
AJ怀孕两个月的妻子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消沉和麻木,直到玛雅的出现,让AJ的生活再次发生变化,与外部重新开始了连接,开始有一些儿童绘本出现,与当地邻居有了更多互动,与兰比亚斯警官成为好朋友,另其爱上读书比并组织一些警探类书籍读书会,过程中AJ遇到另一位爱人阿米莉亚,同是爱书之人,为他们共同喜欢的书籍作者举办了签售活动。
还有隐形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人物,AJ的前妻姐伊斯梅和丈夫丹尼尔,丹尼尔的不忠,导致玛雅的出现,母亲是一位走投无路的哈佛女大学生,聪明美丽年轻女子的死亡总让人唏嘘不已,同时对孩子充满怜惜。
书里还有提到对作家的看法,作家本身未必如其书籍那么可读,背后或许是自私,品行不端,比如丹尼尔,对妻子不忠,自私懦弱不敢承担责任,又或者书籍背后的作者未必是想象中的那样,比如连接AJ和阿米莉亚的《迟暮花开》的回忆录作家,他们为书中的感情感动,一位迟暮的老人的爱情,而实际上的作者是一位知性优雅的年轻女作家,只是书写得很好,主题选择不吸引人只能找老人冒充。
爱和救赎是整本书的主题,因为对前妻的爱和对书籍的爱,才有了小岛书店,也是因为爱,让AJ再次活过来,玛雅获得了健康的成长,让小岛书店一直生机勃勃的存在下去。
一直以来,一提起美国想到的全是大片的高新科技,物欲横流的国际大都市,以一敌万拯救世界的超级大英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安静的小岛围绕着书店的安静平凡又相对封闭的生活,就像小时候看到TVB剧留下的长年认知,以为正常的香港人居住的都是有着落地窗的敞亮大房子,动不动就出国移民加拿大,最具有代表性的词是珠光宝气,直到近年来才知道很多本港居民住着面积不大陈腐破旧价格却高昂到令人咂舌的房子。
我们的大脑是多么容易被蒙蔽啊,从小到大随便看到听到的就以为是一切,是全部的真相,殊不知都只是无数偶然事件的凤毛麟角,也是掩盖事实的假象,甚至以前读过的那些书也蒙蔽了自己。
书里最后说:一个人无法成为孤岛,至少,一个人无法成为理想的孤岛。所以,不管现代科技多么的便利,读书是多么私人偏好的问题,人与人的交流依然重要,知道世界上有人喜欢同样的故事,有同种感受,共同守护着一份心灵的宁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实体书店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完全代替的,在日趋冰冷机械的时代,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是人类渴求的温暖慰藉,而书店为这一慰藉提供了真实的存在。
消沉的半年多里,完全封闭了自己,看不进任何书,任何电影,决定放空自己的时候, 一种需要温馨的被治愈的状态,恰好遇到这本书。
曾经对一个人说过:我被书籍拯救过。
在青葱岁月里最混乱迷茫的时候,不会向外界求助,孤独无助中转而遇着书籍才一点点清明起来。
随后发现,真正经历事情最艰难的时刻,任何东西都拯救不了自己,还是要一个人慢慢熬过,甚至曾经提到过的梦想和读过的书也没任何帮助,原来即使读书后也是需要与外界交流,心才能流动起来,之前读过的书只是适合当时的情境而已。
只是,如果那个时候周围有个温馨的书店,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吧,不仅有陈列的放满书的书架,还有写字喝咖啡的温暖处所,在最孤寂无助的时候,还有一个地方温暖你。
如果是那样,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吧。
如今在恢复中,我想还是再次会被书籍拯救的吧。虽然读书不一定真的能完全改变一个人,但是在生活不易的成长中,有书陪伴,生活会有更多趣味。
时光很短暂,岁月却很漫长,想好好活下去,总还是有许多路要走,书里提到和列出了许多作者和书,而且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都是AJ读的书和做的读书笔记,忍不住想列出来参考,大部分没有看过,或许以后能读到:
罗尔德·达尔 《待宰的羔羊》
塞林格 《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像里兹饭店那样大的钻石》
布赖特·哈特《咆哮营的幸运儿》
理查德·鲍什 《世界的感觉》
弗兰纳里·奥康纳 《好人难寻》
马克·吐温 《卡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
欧文·肖 《穿夏裙的女孩》
格蕾斯·佩利 《与父亲的对话》
雷蒙德·卡蒙 《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埃德加·爱伦·坡 《泄密的心》
艾梅·本德 《铁头》
罗尔德·达尔 《书店老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