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新的小书屋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读书笔记(上)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读书笔记(上)

作者: 瑟瑟发抖的萌新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21:50 被阅读33次


    第一讲 从“墙倒屋不塌”说起

    1. “墙倒屋不塌”是指中国古代的一些建筑在遭遇了地震等灾害后虽然墙壁被震倒或受到损坏,但是建筑的构架依然挺立,保持着原来的形态。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古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就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在柱子之间的墙壁都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当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由榫卯联接,在结构上称为软性联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于是产生了“墙倒屋不塌”的现象。

    2. 木结构建筑的优点:能够预防地震,从采伐到施工都比砖石结构的建筑要便利;木结构建筑的缺点:怕火,怕潮湿与虫害。

    3. 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大屋顶。

    第二讲 北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

    1. 北京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北京地区海拔50米,其西面和北面都有山脉相围,太行山自西蜿蜒而东,在北京之北形成西山与燕山,长城就建造在这两条山脉的山脊之上,它们成了古时“塞内外”的分界线。西山、燕山之东南,地势由高到低,形成一块平原,其间有两条河流自北而南穿过,西边一条为永定河,东边一条为潮白河。

    2. 北京的历史: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在周口店一带有人类居住,即“北京人”;距今5万年,周口店另一处遗址发现了山顶洞人的存在痕迹;公元前10世纪的周朝,这里发展为燕国的都邑;唐朝时这里被设为幽州,为节度使的府衙所在地,已经成为当时一座重要的边陲城市了;五代十国时幽州被割让给辽国,辽人改幽州为南京,也称燕京;公元12世纪初,金人灭辽后将北京设为首都;此后明清两朝北京一直为首都。

    3. 金朝的北京:金中都位置在现在北京老城外的西南位置,东西最长处4900米,南北最长处4500米,整体略成方形,四周围有城墙。宫城位于城内略南偏西处,平面为长方形,重要的宫殿均设置在中央的轴线之上。

    4. 元朝的北京:元大都的城址选在以金代离宫为中心的平地上,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635米,南北长7400米,整个大都有里外三层城垣,即外城、皇城和宫城。外城的四角建有角楼,城墙四周有环绕的护城河,每座翁城外皆设有吊桥跨过护城河。皇城位于外城内南面的中央地区,四周长达20里。宫城位于皇城的东部,位置正处于大都城的中轴线上,宫城四周各开有一座城门,四角也建角楼。

    5. 明朝的北京:明初元大都除了宫城外并没有受到大的破坏,因此对北京城的建造以改建为主。明成祖朱棣进驻大都时,因为居住人口较少,朝廷的衙署增多,将北面的城区向南压缩了5里,南城墙向前扩了1里,同时又把位于东、西城墙内的太庙和社稷坛迁至皇城内、宫城前的两侧,使“左祖右社”的布局更为突出。明中叶以后在北京城的四周又加筑了一圈外城。

    6. 清朝的北京:入关后的第一任清朝顺治皇帝全盘接收了明朝的都城和宫室,只把原已损毁的宫殿加以修复,在各座殿堂的匾名旁并列地加上一行满文。

    第三讲 从四合院到紫禁城

    1. 四合院,广义包括所有由房屋四面围合成院的建筑,从广为人知的北京四合院,到各类乡土建筑、寺庙、园林等,其实大都符合这一点。可以说,中国古代不同类型的建筑都是由这种最基本的四合院单位组合而成的。

    2. 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同类型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住宅要解决人的吃、喝、睡等生活要求,寺庙要满足信徒与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需求,宫殿需要全面地为封建帝王政治、宗教、生活、游乐等方面创造适宜的环境与场所。

    3. 历代皇宫基本上都是按照“前朝后寝”的方式布局的,即帝王处理政务的殿堂在宫城的前面,生活起居部分在后面。在紫禁城中,前朝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是皇帝在重大礼仪和节日召见朝廷文武百官,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旁边有用于做各项准备和存储的众多配殿和廊庑。后寝部分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它们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处理日常公务及举行内朝小礼仪的场所。

    4. 在古代,建筑形制受到礼制的约束。午门作为紫禁城的大门,同时又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和战士战后凯旋向皇帝献俘的地方,门楼的形式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使用的屋顶是庑殿重檐式屋顶,也是屋顶中最高级的式样。而神武门作为紫禁城的后门,在形制上就比午门低一等级。

    5. 紫禁城宫殿屋顶的琉璃瓦为什么大都是黄色的?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方位分作东西南北中五方,颜色分为青黄赤白黑五色,其中黄色对应中,又是土地之色,土为万物之本,尤其在农业社会。因此紫禁城的设计中偏爱黄色也是理所应当的。

    第四讲 从兵马俑到清陵

    1.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的主体位于山西省临潼骊山主峰的北麓,外观上为方锥形的夯土台,南北长350米,东西345米,台高47米。兵马俑位于陵体外垣的东侧。

    2. 汉墓。汉代的陵墓是保留至今的唯一一种汉代建筑类型,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画像砖、画像石和明器提供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影像资料,因此,汉代陵墓在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 唐代的陵墓。唐朝的皇陵总体上继承了前代的形制,以陵体为中心,陵体之外有方形陵墙相围,墙内建有祭祀用建筑,陵前有神道相引,神道两旁立石雕。但与前代不同的是它选用自然的山体作为陵体,代替了过去的人工封土的陵体。

    4. 宋代的陵墓。宋朝皇陵的制度和前代不同,规定每朝皇帝死后才能建陵,而且必须在7个月内完工下葬,因此虽然形制还是一样,但规模上比唐朝小得多。

    5.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明代多个皇陵集中建造在一起,既各自独立,又有共同的入口,共同的神道,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组成为一个统一的庞大皇陵区,既完整又有气势。

    6. 清东陵与清西陵。清陵基本上沿袭明陵制。

    第五讲 祭祀

    1. 中国古代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事物,也随之产生了对天、地、日、月的祭祀之礼。早在夏朝就有了正式的祭祀活动,此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延续了这一形式。

    2. 在对天、地、日、月的祭祀活动中,祭天最为隆重,所以在北京的祭祀建筑中,天坛的规模最大,建筑也最为讲究。天坛的主要祭祀场地为圜丘和祈年殿。圜丘是一座露天的圆形坛,分为上下三层白石平台,用来祭天神;祈年殿初建成时是一座长方形的大殿,实行天地分祭之后改为圆形,专做祈丰年之用。

    3. 除了对天、地、日、月的祭祀活动外,帝王还要祭祀社稷。社为土地,稷表五谷,古制中的“左祖右社”即表示祭祀祖先和祭祀社稷同等重要。北京的社稷坛位于紫禁城之右,正是符合了“左祖右社”的古制。社稷坛的主体为方形土台,象征地方之说,内置五色的土,黄色土居中,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王一统天下的威望。

    4. 何为封禅?帝王亲登泰山顶筑台祭天称为“封”,再到泰山附近的梁甫山设坛扫除以祭地称为“禅”,帝王通过这些活动祭祀天地以求得统治地位的稳固,因此封禅成了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要的一项政治活动。泰山南麓下的岱庙就是举行这项封禅大典与祭祀泰山神的场所。

    第六讲 祖庙与祠堂

    1.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宗法制度是封建专制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以血缘的祖宗关系维系世人,以祖为纵向,以宗为横向,以血缘关系区分嫡庶,规定长幼尊卑的等级,形成了从上到下的重血统、敬祖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法社会意识。祠堂是庶民祭祀祖先的场所,祖庙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它们都是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

    2. 北京太庙(现为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皇城内天安门和端门的左方,里外有三层围墙。正殿的规格和紫禁城的前朝三大殿、长陵的祾(ling)恩殿、天坛的祈年殿相同,由此可见祭祀祖先在封建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3. 《礼记》规定帝王、诸侯、大夫、士各设有不同数目的宗庙进行祭祖活动,而庶人不允许设专门的庙,只能在家里祭祖。直到明朝,宗法制度进一步强化,朝廷才允许庶民建宗祠,即祠堂。祠堂的主要功能包括祭祀祖先、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等,此外,宗族多有族规,这些族规刻在族谱和碑石上,但执法却都在祠堂。祠堂的建筑设计多是为了符合祠堂的功能需要,包括较大的空间用来祭祖、宗族议事、审断族人犯事,加入戏台来满足娱乐需求等。

    第七讲 佛教建筑与佛山

    1.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大约在汉朝传入中国,很快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得到统治者的重视与扶持。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朝都是佛教传播的高峰时期,虽然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时期先后进行过禁佛事件,但是总体上佛教是受到重视和发展良好的,并且逐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教建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2. 石窟即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由于佛教最早是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的,因此在丝绸之路上存在不少佛教石窟,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开凿于3世纪末或4世纪初,而著名的敦煌莫高窟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石窟。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黄河流域也出现了很多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唐朝末年发生唐武宗的禁佛灭法后,中原地区佛教受到打击,石窟的建设转向南方,四川地区成了石窟的集中地区。

    3. 当然,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庙。在中原地区等传统汉族聚居地,佛寺建筑形式仍然是合院式的,寺院的大门、供奉天王的天王殿、供奉佛与菩萨像的大雄宝殿、诵经修行的法堂和经楼,按佛教的规矩先后排列在寺院的南北中轴线上,在它们的两边和四周布置着待客、存物、僧人居住和生活用房。有的寺院还在前院两边建有悬挂钟、鼓的钟楼与鼓楼,在中轴线上或两边加建观音殿、毗卢殿等殿堂。

    在西藏地区的佛寺有所不同,西藏的佛教为富有特征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地佛寺建筑在建筑布局上根据西藏高原多山的具体情况,依地势而设殿堂,不强调中轴对称有秩序的合院形式。在个体殿堂建筑上,既用汉地的宫殿木构架又结合当地雕镂石结构的形式,在建筑外部与室内装饰吸取了尼泊尔宫殿与寺庙的装饰风格,从而创造出一种西藏寺庙所特有的坚固、宏伟、鲜明、浓烈的特殊风格。

    4. 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和安徽的九华山。佛山是佛寺与山岳的结合,因为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僧人不可能不务农只依靠化缘为生,加上僻静山林正好符合佛教禁欲修身的修行,因此佛寺进入山林,不仅僧人得到了理想的环境,佛寺也能避免和城市争夺土地,更为自由,得到发展,山林也因此得到开发。

    第八讲 佛塔

    1. 塔是佛寺专门的建筑,是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在印度梵文中称为“窣堵波”或“浮图”,译成中文称“塔婆”,简称塔。

    2. 中国的佛塔有多种形式。(1)楼阁式佛塔是中国固有的楼阁和印度传进来的窣堵波相结合形成的,因为木结构高塔更易遭受天上雷击而毁于火,因此唐朝佛事盛兴时木塔很多都被砖结构替代;(2)密檐式佛塔是由楼阁式演变而来的,特征是佛塔底层尺寸加大升高,上面各层的高度缩小,各层屋檐呈密叠状,使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三个部分;(3)喇嘛塔在藏传佛教地区盛行,这种塔的形式直接来源于印度,下部是须弥座,座上是平面为圆形的塔身,再上是多层相轮,最上为塔顶;(4)金刚宝座塔也是直接来源于印度的一种形式,塔下面有一巨大宝座,座上有五座小塔,供奉佛教密宗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5)缅式塔与汉地、藏传佛教地区的塔的构造都不相同,采取的式缅甸、泰国的佛寺和当地傣族建筑相结合的形式,这是因为云南傣族聚居区信奉的是上座部佛教;(6)单层佛塔平面为多边形,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为山东历城神通寺的四门塔;(7)花塔的外表四周布满了由砖雕塑成的小佛塔、仙人、师、象、莲座等,远观如盛开的花朵,因此称之为花塔。

    3. 塔作为佛教的象征,大多筑造得形体高大、位置合理,因此渐渐除了宣传佛教外也起着美化环境、瞭望、观景、导航等作用。随着佛塔作用与价值的延申,各地也出现了不少单纯的风景塔、风水塔与名人纪念塔,与山山水水组成为各具特色的景观,成为古代颇具人文内涵的景象。

    第九讲 伊斯兰教与清真寺

    1. 伊斯兰寺院是伊斯兰教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因为它主要的功能是供教徒聚会做礼拜,所以也称礼拜寺。在一座礼拜寺里,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教徒集体做礼拜的礼拜堂,面积较大,早期的礼拜堂多采用阿拉伯地区建筑常用的拱顶形式,在墙上使用发券的门和窗。宣礼塔是礼拜寺内另一重要的建筑,是一座高耸的小楼,供登高召唤教徒前来作礼拜之用。一寺之长站在塔上呼唤称为“叫邦克”,所以宣礼塔又称”邦克楼“。

    2. 伊斯兰教在唐朝永徽二年(651)传入中国,据传说,元延祐二年(1315),咸阳王奉敕重修陕西长安寺,奏请皇帝赐名”清真“,以表示称颂清净无污染的真主,从此清真寺成了伊斯兰教礼拜寺在中国的通称。早期清真寺集中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城市,基本上是完全依照阿拉伯礼拜寺的形式建造的,而后来在内地的清真寺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建筑个体按规则的中轴对称布置,组成前后规整的院落,而原来细高的邦克楼也变成了多层楼阁,圆拱形的穹窿顶被几座屋顶并连的殿堂代替。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和内地以及中原地区有相当大的差别,反而更接近中亚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的建筑在形制上与中亚地区更为相近,保留了更多的阿拉伯礼拜寺的风格,并且与当地民族建筑相结合。

    3. 在伊斯兰艺术中,装饰艺术十分重要,这种艺术集中表现在了伊斯兰教的建筑上,古代的建筑师与工匠用石料、砖、木材建造了清真寺,他们又和艺术家与民间艺人在这些清真寺的石头和砖木上进行雕刻、绘画、镶嵌,寺内铺着手工艺匠制作的地毯,陈设着家具和各种工艺品。

    第十讲 皇家园林

    1. 园林指经过人类加工或创造的自然环境。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商代的园林被称作苑,即选择一块山林地,在里面放养一些野兽供帝王行猎作乐,到了西周,苑被称为囿,它的规模有大到方圆70里的。囿中可以蓄养各种禽兽、鱼类,还可以挖池沼、筑高台,在台上建筑宫室以供帝王享用。汉朝的上林苑规模更大,已经成为一座专供帝王娱乐休息用的园林了。在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私家园林也得到了发展。明清时期的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最后的兴盛时期,如今我们见到的皇家与私家园林绝大部分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

    2. 圆明园位于北京城西北的海淀区,始建于康熙朝,完成于乾隆时期,由单一座圆明园发展为由圆明、绮春、长春三园组成的圆明园。圆明园的特点有三:(1)平地造园,以水为主;(2)园中有园,没有中心而是由一个又一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园组成的;(3)园中建筑类型多,形式多样,极富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建筑二十讲》读书笔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ss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