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自我学习和增强记忆,不当之处,自行修正。
二,《古事记》,周作人译版

三,此书成形于公元8世纪初,日本社会还处于幼儿时期,山高水远,地势复杂,好奇心强却又固守原始印象,所以形成了日本纤细、敏感而又任性的一面。
四,《古事记》内容有二:一是加了料的神话传说,相当于我国的《山海经》、《搜神记》;二是加了料的历代天皇本记,相当于我国三皇五帝的帝记。
五,日本当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用汉字写文章时,有两种方式:训读和音读。
按周解释:像神的名字,借用的汉字并无实际意义,只用来表述日本人的读音而已。如:“……成神名,宇麻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宇~迟”这个人名就是如此。
训读:如:“次天之常立神”,后标注“训常云登许,训立云多知”,也许朗读时,要读成“次?天?之?登许多知神”?
查看注解,又讲:“常”训作“极”云。是说常的意思为极呢,还是说它读着“极”在日文口语中的音?(难道要去学一点日语?)
六,关于神的名字:
神的名字后面加“命”:《古事记》、“尊”《日本书记》等表示赞美、尊称之意。也许是生命意识的一种觉醒。
天照大神的父母:伊耶那岐命、伊耶那美命。“伊耶那”可以看作姓氏,岐命、美命是男女分称,有赞美的含义。
后来的神名、人名:女性,常出现“比卖”,“日女”,即“媛”;男性,“比古”,即“日子”,也写成“彦”字,也都有赞美之意。


七,神生的十四个岛:
“别”用在地名后。
1.淡道穗之狭别岛。(淡路岛)
2.伊豫之二名岛。这个应该是四国岛:伊豫国——爱比卖(后为别称,现爱媛县);赞岐国——饭依比古(现香川县);栗国——大宜都比卖(应该在德岛县——古代阿波附近);土左国——建依别(现高知县)
3.隐伎之三子岛——天之忍许吕别。现为岛根县隐歧诸岛,境内有最有争议的竹岛(韩方称独岛)。
4.筑紫岛。代表九州,也有四国。筑紫国——白日别(福冈县一带);丰国——丰日别;肥国——建日向日丰久士比泥别;熊曾国——建日别
这些具体国名应该是当时的氏族。



5.伊枝岛——天比登都柱。现壹岐岛
6.津岛——天之狭手依比卖。现对马岛
7.佐度岛。佐渡岛,新潟县西偏北路本州岛约40里


8.大倭丰秋津岛——天御虚空丰秋津根别。秋津岛即本州岛,代表大和国。
"秋津"是蜻蜓的古称。"秋津洲",日本人对古代日本的雅称,也作"蜻蛉岛"、"饱津岛"。日本著名古诗集《万叶集》中,赞美日本国土秀丽的长歌,也是以"美丽之国秋津洲乃大和之国"为结尾的。
9.后又生六岛:
吉备的儿岛——建日方别,小豆岛——大野手比卖(濑户内海岛),大岛,女岛,知诃岛,两儿岛。
八,诸神:八百万众神
1.隐身之神,独神。
独神,指无男女之别。隐神,存于幽冥,不现身于世间。(难道不是指退隐而又握有实权之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