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2-23 Alone & Lonely 读《孤独

2018-02-23 Alone & Lonely 读《孤独

作者: 大聆儿小空宝 | 来源:发表于2018-02-23 10:24 被阅读0次

    走进社会也6年了,大家都认为人际关系很重要,我也这么觉得。

    可内心里偶尔会冒出个泡泡:我想要一个人,我想要安静。

    朋友多了不是坏事,可我算算,亲密的朋友也不到十个,经常见面的就更少,但就是如此,仍然需要一周排个见面聚聚和约会的时间。

    独处的时间更少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的朋友,是坐在一起,谁都不说话,却不会觉得尴尬”。——算是道出了浅层的每个人需要自己空间的思想。可谁会说,我孤独我有理,我孤独我骄傲呢?

    或许,《孤独》这本书的作者安东尼.斯托尔,就是这么的堂而皇之。(我就喜欢这种堂而皇之)

    交流能让理解更为全面深入,而孤独却是培养天才的摇篮。

    这句话是爱德华.吉本说的,也是斯托尔在本书序言的第一个引用。

    诚然,就我粗陋的知识体系中,孤独的,疯狂的,阴郁的,世人所不可理解难以交流的天才太多了:毕加索,高斯,费马,尼采,弗洛伊德,还有乔布斯老爷子等等。

    也不知是天赋让他们觉得与世人沟通味同嚼蜡,还是与人沟通不畅让他们更加关注心灵的建设和对知识的探索与思考。

    弗洛伊德和荣格

    其实他俩我都不熟(似乎感到了白眼)

    而且感觉作者似乎一直在diss弗洛伊德,对荣格还宽容一些。

    这阵子读心理学方面的书,这几个名字、几种流派不断在眼前回荡。

    现代观点普遍认为,唯有亲密关系的满足才能得到幸福。也有越来越多的育儿经将儿时的经历与体验与长大后的性格相关联,以证明爱与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但孤独是自我的修复。

    每天我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独处的——睡眠。无论是否有床伴,梦境是独有的,交流是停滞的。“同床异梦”,然也。

    alone & lonely

    alone是一种状态。

    lonely是一种心理。

    我们觉得孤独的时候往往是遇到挫折,觉得不被他人理解,生活中的好友离开了自己,点开微信却无人可以对话。这是感觉孤独。

    to be alone则是选择。“别吵我,要写点东西”,“明天要考试了,我要一个人静静”。

    这些情况都是需要独处的,独处的效率更高,注意力不容易分散。中青年时期,我们缺乏的更多是对专注力的把控。

    小时候,曾经幻想过,给我一个小小的房间,一半堆着书,一半对着面包,我应该可以待到天荒地老。那时候看书是真专注,不吃不喝不睡,身处斗室,神游天外。现在也在看书,却耳听八方。——这就是差别

    过度关注他人的需求会让我们失去自我。

    比如说怀孕生子之后,妈妈们都说自己“一孕傻三年”,其实是注意力全转移到宝宝身上了。

    是的,我们不能自私,但也不应把注意力总是放在别人身上。

    修炼自身,很重要。

    独处的能力

    独处很好,也很有必要,但几个人能独处呢?

    强制性独处——监狱

    放下手机,写写自己的计划和需求。

    睡前放空想一想,我做了什么,我想做什么。

    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

    独处的能力是成熟的标志,它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引导人们完成内在整合和精神升华。

    我们并非只为爱而生,亲密关系也不是我们获得价值和幸福的唯一要素,如果没有在孤独终老与存在合一的感受,精神世界未免狭隘。

    不要一头扎进外部世界和人际关系里,放弃享受美好的孤独。

    用这一段书中的文字作为结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2-23 Alone & Lonely 读《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vt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