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下只有平庸之人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得到赞誉。如果全下天的人都在骂一个人,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奸雄;如果全天下人都在赞美一个人,那么他则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豪杰。
我敬重李鸿章的才干,我惋惜李鸿章的见识之不足,我同情李鸿章的遭遇。
今天中国人往往把平定太平天国、平定捻军叛乱作为李鸿章的功劳,把数次议和谈判作为李鸿章和为李鸿章的罪过,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功罪评价都是很不恰当的。
西方有句哲言叫“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像李鸿章这样一个人,我不能说不是英雄。即使如此,他也只是时势所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
一个生在社会里的凡人,一定会被这个社会数千年所形成的传统思想和习俗羁绊、困扰而不能自拔。
想要对李鸿章这个人做出评价,就要对李鸿章所处的国家和他所生活的时代这两方面进行深刻的理解。一是李鸿章所处的国家是一个数千年的皇权专制国家,他又恰好赶上这种政体成熟,其专制程度达到极点的时代。二是李鸿章所处的国家是满洲人统治的汉族国家,而且他又赶上满汉杂居多年,汉人的权利开始逐渐恢复的时代。
中国专制政治的发达有两大重要原因:一是由于传统思想(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二是因为杰出君主的努力。孔子对权臣现象感到深恶痛绝,并建立理论体系和准则。汉武帝尊崇六艺、罢黜百家,专门用这种思想来统治下下,使皇帝和臣子地位的尊卑越来越明显。宋朝时经过学者的弘扬,这种观点越来越稳固。
在咸丰之前汉人从来没有捏造这重要的文武官职。金田起义实际上是满汉官员权力消长的开端。
评论家说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的权臣。而实际上李鸿章虽然号称中国第一人,但手上并没有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
从开天辟地以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过参与政治的范例,民众被官吏欺压,遭受残酷的对待,没有申诉的途径,想要反抗只有通过两种途径:轻一点儿罢市,重一点儿选择。
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有国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国能够消队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而这种动力能够出现的原因都是因为有一两个能够提供大动力的先行者,做一些引导、指路的工作,养成改革风气后,再利用下层的力量,,这样没有不成功的。
甲午战争的源头起于朝鲜。由于李鸿章在朝鲜外交活动上的一连串错误,《天津条约》才逐渐演成《马关条约》。庄子曾说“开端往往微小,结果却相当巨大”。擅长下棋的人看似无关紧要的几步,也不肯轻易放过。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的生涯。
李鸿章在做两广总督的时候,用严酷刚烈的风格治理治安,地方上也因此获得安宁,但他也广东人留下了祸患,比如劝人赌博,抽取赌博的彩金作为抓捕强盗的费用。
李鸿章是有才干却没有学识的人,有阅历却没有血性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