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这两本书我以前单独写过,就不再重复了。2019本来打算每个月读一本书,一年读个12本应该是个很容易的事情,结果也没完成目标,书我倒买了一些,但不是每本都很喜欢,全部看完的不到12本。不过还是都写出来,可供参考,毕竟在现在这个年代,看书真的是一个相对便宜又能收获很多的爱好了,值得坚持。尤其是冬天,窝在被窝里看本好书真的很不错。
这本书以风趣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英国的人类学家在非洲多瓦悠兰地区研究当地一个部落生活习俗的故事,也相当于一个简单的介绍人类学是干嘛的科普类文章了,非洲人民即使在大部分国家人眼中是个完全未开化的野蛮人,但他们自得其乐的生活,也相当的富有哲学意味了。
我喜欢看这些讲述不同工作的人们生活的文章,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许多多跟你生活背景、文化习俗相差甚远的人,如何跟这些人友好的相处,最重要的是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存在,你可以不按照别人的习俗生活,但不能对别人的习俗评头论足,即使是在你看来多么不合理的存在,不要轻易JUDGE任何人,在当今世界这个背景下,这点尤其重要。
当然,本书一个一个的小故事确实很有意思,尤其是跟非洲人民打过交道的人,估计看起来会更感同身受些,哈哈。
日本作家写的故事都比较短小精悍,这本书我一天就看完了,讲的是社会边缘人的存在的故事。日本这种题材的书其实也多,社会越发达,不符合传统价值观的人也开始越来越多,但不符合传统价值观就不能存在了吗?显然,不管人如何伪装自己,如何给自己心理暗示要融入社会做个“正常人”,在最后关头也会发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更重要,因为谁也不能伪装一辈子。对别人的不宽容,总有一天也会轮到自己头上,这个世界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将你划归为“边缘人”。
希望社会的宽容度能越来越高吧。
这书让我很是惊喜。我喜欢看幽默的随笔,也经常会买些这类的书,这书作者年龄不小了,我当时还想读起来不会有代沟吧,结果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看的停不下来了,讲的都是他生活中的小事,他的童年,他的父母,他的姐妹,他的爱人,即使过去了多年,他的文章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褪色,对于生活的幽默感也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反而更加醇厚,有趣的灵魂大抵如此。
我迅速在网上搜索了他的其余作品,可惜国内引进的不多,我买这本书的时候,网上显示价格是9块钱包邮,这真是我买过的性价比最高的一本书了,相当超值,哈哈哈。
这本书是跟13 67一块买的,同一位作家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厚厚的一本,但这本书只讲了一个故事,因此我迅速的只挑了故事主线来看,其余部分速速略过,速度很快的大致浏览了这本书。
跟13 67比起来,这么长篇幅来讲一个故事,确实背景描写过多,讲的是网络暴力引发的故事,因此里面花了很多篇幅来讲解网络知识。对于注重推理手段的读者来说,这些内容实在算不上推理。。。即使本书整体性效果比不上13 67,但仍然算作一部优秀的作品,细心点看,里面很多社会背景和网络、金融类知识,对于现在的社会真实情况来说,都是具有学习意义的。
希望以后有时间我能慢慢把它再细读一遍,不过我最近在网上貌似看到了简体版,应该是被引进了,倒是方便购买了。
趁着最后12月把活都干完了,买了这本书。知道这书是我在一个视频博主的生活分享里面看到的,一看到书名我就来了兴趣,大概是因为喜欢看书,我对各种讲书店的书都怀有兴趣,这本也是,迅速下单,拿到手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看了。
书名是日记,书的内容也确实是本日记,记录了一个苏格兰二手书店老板一年的生活记录。不喜欢这种类型的估计会觉得是流水账,但对于爱书人士,尤其是开书店的老板,大概会比较感同身受些。跟中国情况不一样,国外由于新书价格高,二手书店很流行,大家也不介意买二手书看,这家苏格兰的二手书店其实已经是苏格兰最大的二手书店了,除了书店销售,还在亚马逊及其他网站上同时上架销售。这家书店店名就叫“书店”,所在的小镇每年都会举行图书节,也是世界知名的图书小镇。店主除了自己的书店生意,同时也会负责组织图书节的事宜。从这个背景来看,这家店从做生意的角度看,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即使不是开书店的人,也知道这些年来,实体书店越来越少,随着网店的兴盛,大家更倾向于在亚马逊这样的平台去买书,因为便宜。作为书店店主,本书作者是相当痛恨亚马逊的,但也不得不在亚马逊上上架书店的书,书店店主个人根本无法与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去抗衡,尤其是它的书籍定价策略,更是让书店的盈利空间变的更低。他唯一的坚持就是不用KINDLE,并且把一个他用猎枪击碎的KINDLE放在书店做装饰以表明他对电子书的态度。
这点我倒是赞同,我一直都看不习惯电子书,没啥内容的网络小说倒也算了,但真正想读一本书的时候,无法翻阅的感觉总是让我心焦。我也听不惯有声书,一个人在那念书的声音总是让我反而集中不了注意力去专注于书的内容。大概我确实年纪大了。。。生活方式逐渐趋于老派。
总的来说,这书还算有趣,虽然很厚一本,但其实读起来很快,尤其适合节假日。写到最后,店主说从财务角度看,他的店经营情况还算尚可,书店也继续开着,我也希望他的店能永远开下去,网络书店再发达,人们在书店认真挑选自己想要的书的情景总是让人由衷的觉得欣慰。
这书其实我好几年前就买了,一直放在书架上。干完一年的活,闲下来的时候又是冬天,就很想窝家里看书,于是挑了这本,毛姆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收集了6个故事在里面。
我特别喜欢英国作家写的小说,有种独特的幽默和讽刺意味在里面。毛姆的几部长篇小说都很有名,但上班之后,除了侦探推理小说外,长篇小说真的让人很难读完,但中短篇小说不一样,即使过几天再接着读,也不妨碍,因此我确实经常喜欢找一些短篇小说或者随笔来读,挺有意思的。毛姆在文坛的地位,大家普遍都承认,他的短篇小说精彩程度更甚于长篇。
书的内容怎么样就不用说了,毛姆的作品很多人都会翻译,很多出版社都出版过,但这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真的深得我心。除了这本,上海译文当年出了一整套毛姆的文集,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随笔,剧本。我当年逛书店大概是由于虽然听过毛姆的大名,但没看过他的作品,又不想去啃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因此从这个系列中选了三本,一本短篇小说集,两本随笔评论。但看完这本短篇小说集后我就后悔当年应该把他的短篇作品类全部买下来就好了,我后来在淘宝上搜索,也只找到这个出版系列的其他几本短篇作品,但四本短篇小说集以及剧本这些都找不到了,很可惜。
这套系列为什么我这么喜欢,首先书的装帧我就很爱,我喜欢简单大方的装帧,现在的书买回来,首先有个腰封,然后基本都是硬壳上面再套个可拆卸的封面,但其实看书的时候,我一般全都拆下来,就拿着硬壳看,更方便翻看,因此,这种无腰封,直接硬壳封面的简单大方的设计我真的超喜欢,现在基本不存在了。再者,这套系列的翻译者,虽然很有很多位,但一读就知道,翻译水平特别高,既有古典味道在里面,又不会让人觉得做作,这套系列唯一一本被人诟病的翻译就是特工系列的短篇小说集,我没看,但网友一致表示这个翻译太做作了,后来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毛姆特工系列短篇小说集,与之作对比,网友一致打了高分。看国外的小说,翻译者的水平真的很重要。同样一本书,由于译者不一样,很容易出现分歧。现在已经有出版社再重新出版毛姆的短篇小说集了,但毛姆的剧本还是没人再次出版了,希望以后也能重启吧。
长篇小说我倒是不担心,因为长篇小说各家出版社都会不停出版的,反而作家的短篇作品系列如果销量一般,就很难再度重印了。我已经陆陆续续在收集毛姆的短篇作品了,2020年的重头阅读作品,基本就是毛姆了。
跟毛姆的短篇小说比起来,这位作家虽然也很有名,但不知为什么,没有觉得他的作品好看。。。
短篇小说看完其实很快,这本也是,但看完之后我实在喜欢不起来这本书,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书我总共买过三本:《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有这本短篇小说集。
马尔克斯在文坛的地位不用多说,我一直觉得能经过历史长河流传下来的经典肯定都是优秀的作品,但在马尔克斯这里,我实在找不到共鸣。早几年我买《霍乱时期的爱情》时,兴致勃勃的开始看,觉得肯定会很好看,但大概看了三分之一,我就实在勉强不了自己了,不知道该说是三观不一致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他书中的人物实在让我喜欢不起来,故事情节和文笔也让我提不起兴趣继续读下去,这次买的短篇小说,本来是想再试试他的其他种类的作品,看能否喜欢,结果还是一样。。。。百年孤独我至今没有勇气打开看,听说在拍成电视剧了,要不还是等看看电视剧再看看是否感兴趣吧,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我应该是不会再买了。。。
这本书别人借我看的,二战之后的故事,有点悬疑,有点惊险,但更多的是讲即使在战争结束后,战争的阴影也没那么容易消散的故事。
战争的毁灭性影响大概要持续个几代人才能完全消散吧,看完只觉得,书里的人物都不幸福,但也没有办法去变的幸福,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特别吸引人也算不上,不过值得一看。
2019年总共看完了10本书,其中9本我都算是喜欢,2020年继续完成一月读一本书的任务吧,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