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是个好东西。
不承认智商就是不尊重客观事实。
有人认为勤能补拙,但是天然的智商差距能补上吗?当然,勤奋可以减小差距,但是有些孩子先天不足,后天懒惰,怕就怕既不聪明又懒惰。(互联网时代,搜一搜出答案,很多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使本来贫瘠的智力更加干涸,久而久之,几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否认智商确实有差别。有人认为,语文无关智商,其实大错特错。对于语言的感受力,理解力,组织力就是一种智商。
再者,我个人认为,语法题,尤其是句子成分的划分更能体现孩子的智商。
还有议论文的逻辑性。譬如,讲过好多遍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的批驳方式,个人认为讲的足够透彻,但是再次遇到,很多孩子还是错,只有那些平时机灵的孩子知道。那些本来学习不错的几个孩子,每讲一次她们貌似都理解,但是再次遇到依然错。究其原因,
第一,没有真正明白。
第二,当时明白但是再次遇到可能又不会分析,缺少思维方式和方法。
今天这一幕,我更是明白了为啥他们几个数学一直弱的原因。
智力有时候真不是勤奋能补上的。在低年级可能勤奋会优秀,但是随着年级的提高,知识的整合,难度的加大,就会明显看出智商带来的差别。有的孩子一点就知,接受能力强,学习力很强,学习效率高,不很累但是成绩超好!有的孩子绞尽脑汁很勤奋,但是却事倍功半!
我们大部分人智力都属于一般,这不怕,智力差点也没事,怕就怕,不聪明又不勤奋,现在这样的孩子的确有很多,这才是可怕可悲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