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齐物论》2·3

《庄子·齐物论》2·3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19:01 被阅读0次

原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jiào)者、密者。小恐惴(zhuì)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kuò),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言也如缄(jiān),以言其老洫(xù)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虚叹变慹(zhí),姚佚(yì)启态;乐(yuè)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译文

大知识广博通达,小知识精细分明;大言论疏淡平凡,小言论喋喋不休。人们睡觉时心思纷扰,醒来后形体不安,与外界事物纠缠不清,每天钩心斗角。有人善于伪装,有人心机深沉,有人思虑细密。小恐惧提心吊胆,大恐惧失魂落魄。

他们发动攻击时,好像射出利箭,专门针对别人的是非来下手;他们按兵不动时,好像赌咒发誓,要求每一次都非胜不可;他们精神衰颓,好像季节步入秋冬,一天天地消沉下去;他们耽溺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办法回复本性;他们头脑闭塞,好像被箱子封住,愈来愈老朽枯竭;像这种接近死亡状态的心,是无法让它恢复生机了。

他们时而欣喜,时而愤怒,时而悲哀,时而快乐,时而忧虑,时而叹息,时而反复,时而恐惧,时而轻浮,时而放纵,时而张狂,时而作态;这些表现就像声乐从虚孔中发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发而成。它们尽管日日夜夜不停地轮流出现,却不知道是从哪里萌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切都是偶然如此,大概这就是他们出现的缘由了。

解读

齐物论第三段的文字主要阐述了一点,就是“是非之争”是没有价值的。

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万物有它对立的一面,也有它统一的一面。一切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实有,而是在分分秒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是大多数人公认的观点。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意思是说,河里的水在永不停息地流动着,你在踏进河的当下,水已经从你的脚下流走了;但你二次踏进河水时,它已经不是之前的水,而又是新流过来的水,所以说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可见,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的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分别是与非没有那么重要了。正如《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基于万法的本质意义而言。

相关文章

  • 齐物论:古词释义

    1、齐物论:分为物论、齐论、齐同物论。即人物论、万物论、齐同论、齐同万物论。齐,一、合众为一。物,人物、万物。庄子...

  • 庄子

    齐物论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

  • 《庄子》杂谈: 不齐之齐

    《齐物论》的主旨,齐物之不齐。万物虽不齐,庄子以道齐之也。 《齐物论》的结尾,是脍炙人口的庄生梦蝶的寓言。庄子做了...

  • 【220716】《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齐物论》主要讲述的是“齐物”与“齐论”两种观点。 庄子觉得世间万物涵盖了人的...

  • 庄子的天空020|“我”是谁?“我”到哪里去了?

    《齐物论》是《庄子》书的重要一篇。齐,就是均同、统一。齐物论,简单地说,就是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道”,也即庄子所...

  • 庄子.齐物论3

    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罔两问景,我的影子待于我,我有待于家,家有待于国,待待无穷。逍遥者,天待也、无...

  • 庄子.齐物论2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思考:...

  • 《金吾生〈庄子解〉日课59.2022-2-3》

    《金吾生〈庄子解〉日课59.2022-2-3》 今天是辛丑辛丑丁亥,正月初三,2022-2-3星期四。 【齐物论第...

  • 齐物论·天地并生万物为一

    面对诸子百家各执一端、相互非难的局面,庄子提出了齐物论。齐,就是均同、统一。齐物论,简单地说,就是世界是统一的,统...

  • 庄子 · 齐物论 五

    庄子内七篇(谭杰中[台]) 齐物论的理解 有一种说法是 齐v. 物论n. 另一种说法是 齐物之论 谭先生的看法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齐物论》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cv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