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解

作者: 文娱自乐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16:04 被阅读0次

      每位语文老师在听课时,都会有这样的诸多感受:这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真新颖;这个主问题的设计把全文的要点都串接起来;这个问题的处理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方面的关注就是听课者和上课者两方面之间互相理解的过程,你理解了上课者教学设计的用心,听课的学生也自然会在这节课中对文本有更多的理解。前两天刚听完自治区教科研董明实老师“语文课堂的文学气质”的讲座,董老师说:“文学即理解。”因此,在我们备课过程中,应该秉持这样一个原则:我这样的课堂设计能不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学生能从中理解什么?以《女娲造人》一课为例,谈谈我对“重理解”就是课堂教学设计核心的思考。

一、对字词的“读”与“思

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热情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去运用、去思考。对于字词教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明晰让学生“读词”仅仅是眼动,有时是无意识的。王荣生老师说“在读词的眼跳过程中,不能获得视觉信息,因而也不发生理解。”那么,这样的字词教学是无效的,充其量仅是完成这一教学过程而已。对学生习得的程度,我们是不得而知的。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字词教学呢?一般情况下,老师普遍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读读在PPT上出示带拼音的字词,轮流读一读,然后出示字义,解释一下就可以了。在《女娲造人》一课中,对于字词的学习我是这样设计课堂活动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有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在语言上的建构与运用,也就是说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梳理、积累和整合,形成个体言语经验,从而达到有效地运语言文字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语境在思考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或者根据偏旁部署来判断词语的大概意思,如“莽莽榛榛”“灵机一动”“眉开眼笑”这三个词意,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准确的。当学生的会读时,紧跟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运用的问题。当时设计了二个方案,如果学生能够按照我的要求即能够运用给出的2到3个词语说出一段话,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行,那就用上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下面的同学紧接着上一个同学的句意,也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但前提是句意要连续下去。是的,这是有难度,第三种方案就是请在文中找找这个词,看看是怎么用的,能不能换一种说法,把文中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且用上给出的词语。这样的目的就是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理的学生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训练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字词能够从“读”上升到“思”的过程。

二、对文题的“思”与“辨”

    我们每拿到一篇文章,心里必须要清楚,这篇文章被选入教材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怎么写得?实际上就是在某一特定取向下,有意识地关注语句和语篇中与取向相一致的关键点。(王荣生语)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女娲造人》一课中,教学过程首先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来根据题目,自己思考,并提出问题问作者,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七年级的学生是很会提问的,而且“向作者提问”这样的教学设计,特别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成长的特性---即充满好奇,以难住对方而产生小得意。根据这一特性,那就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全面,有“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等等。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真的就是对于全文的整体理解和感知的过程,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深入文本时,一定会比老师给他提出的问题,思考的程度及兴趣会更深入、更积极。这样就在充分考查学生理解程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对语言的“品”与“赏”

在文学鉴赏中,‘品味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阅读过程,它与理解、感受同步进行。”(王荣生语)每想起这句话,我都在想,语文教学的关键是什么?最关键的应该是引领着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品味语言,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去汲取语言文字背后的力量。《女娲造人》一课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的语言特点是:如同生命的长河一路唱着欢歌不断前进,我们读来仿佛置身于那个生命初始的原始世界里,感受着人类诞生后的喜悦和欢欣。所以课上让学生好好品味语言应该是我们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我通过将文中句和改写之后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如将“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改写为“有一天,女娲走在原野上,看着周围,觉得很孤独。”。经过对比,我们带着学生可以感受到好文章的表达效果是如此鲜明,言语表达功力如此凸显。因此,在体会文章优美而又精准语言的同时,让学生理解、感受的过程就是品味语言的过程。文本语言的魅力充分地刺激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一篇神话中,语言的揣摩、让我们学生充分感受到女娲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伟大的母亲。进一步感受神话真实感人的地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以上三个问题,是完全建立在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把握就是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为核心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字词的学习、文题的思辨还是语言的品鉴,都应该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我也经常在想,学生学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留下怎样的思考、怎样的认识?因为许多人在学生时代学过的文章,可能是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读到它。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怎么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在学生精神七彩板上留下浓烈的一笔呢?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同时,在阅读学习中有意识地建构精神的堤坝和高地,体现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我想这是语文老师教学设计中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相关文章

  • 重理解

    每位语文老师在听课时,都会有这样的诸多感受:这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真新颖;这个主问题的设计把全文的要点都串接起...

  • 重疾保险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1、"重疾"的理解 我们对重疾保险中"重疾"的理解不应是医学上的,而是财务上的。那么什么是重大疾病呢? 就是发生"...

  • 173论文——实在不会降重的,看这里教你怎么降低自己的重复率!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什么叫做查重,就是查重复率。 然后,我们应该理解查重软件如何判定你是不是重复的,基本上有一个不成...

  • Java并发编程,深入理解ReentrantLock

    Java并发编程,深入理解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简介 ReentrantLock重...

  • 525,先重生,再重生!

    重生,是Chong生还是Zhong生? 若有重(Zhong)生,就有轻生。 重(Zhong)生可以理解为【重视生命...

  • 对广告审美的理解:

    理解无非三种:重设计、重功能、中性。 自己是销售出身,对广告的审美落在“重功能性”上。这点来源于我对广告的理解:广...

  • 杨浩鸣:从《三重专注力》,看时间管理三境界

    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1年28天 《三重专注力》提出了教育的三重专注力:关注自己、理解他人、理解更大的世界。 由此...

  • 2020-03上旬简思

    学习 行测1.言语理解 逻辑填空:两重一搭加感情两重:词意侧重和轻重一搭:搭配感情:感情色彩 中心理解:三词一脉加...

  • 如何理解德重与才

    中华传统美德 仁义礼智信 忠孝悌廉耻 又有古人云男子有德便是才 女子无才便是德 可见 德包含才。。。德才双全为圣人...

  • 如何理解重排和重绘?

    重排和重绘是浏览器关键渲染路径上的两个节点, 浏览器的关键渲染路径就是 DOM 和 CSSOM 生成渲染树,然后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ea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