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的发展依托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不管科技发展还是政策变革,每一项都可以改变未来的发展趋势,随便一想就是互联网和手机发展最好,忽略了一个最不起眼的小发明一一集装箱。
在强国之路上,我们做过很多尝试,最后却靠卖衬衫,袜子发家,从此几乎垄断了制造业。这一切都起源于这个盒子,集装箱。
做出口贸易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人们想象的运输,是装卸。以前的货轮全靠人工,一般两袋大米旁边还放袋棉花,棉花旁边还栓了头牛,货物在码头上装卸摆放的时间非常长,比航行的时间还长。
所以很多地方围绕着码头甚至会形成一些大型城市,整个城市就是寄生在这些码头上面,当时码头的装卸成本占了总运费的七成,而且装卸还特别危险,例如纽约港以前平均每天死伤六个装卸工人,因此国际货运根本不划算。
直到六七十年代,人类发明了一个神器,集装箱,问题直接被解决了,除了装得多结实,集装箱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把整个运输过程标准化,规范化。集装箱一般会有一个统一的尺寸,可以用到统一的吊车,货物到达港口不需要一件一件装卸连箱子一起直接吊到卡车上拖走,然后直接转运火车,货都不需要拿出来,把原来需要一个星期装卸的货物变成半天就能搞定。
以纽约港为例,最早需要140万装卸工人,集装箱发明后,工人人数降到了12万人,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但它的货运量却增加了。这样的一个大盒子
从这个盒子开始,我们彻底进入全球化贸易,从六十年代发明集装箱到今天全球国际贸易的总和翻了65倍,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快速融入了国际贸易体系,让中国工厂的产品依靠廉价的集装箱运输,远销全球。
我们的集装箱有多强?
深圳有一家企业叫中集集团,主要生产集装箱,1982年成立,到96年时,它可以一年制造20万个集装箱,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中集集团生产的集装箱可以达到全球集装箱产量的42%,其次,剩下的东方国际和新华昌也都是中国企业,总结就是,全世界的集装箱几乎都是中国生产的。
当然了,虽然生产集装箱主要是钢铁为材料,但是我们能成为集装箱绝不只是成本因素。
有一个很火的段子,全球钢铁产量中国第一,中国河北第二,欧盟第三,河北瞒报产量第四,
虽然这是个段子,可是中国是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材料便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了环境保护,我们一直在淘汰产能,同时和马来西亚,越南相比,生产集装箱的价格优势也就小之又小。所以,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是唯一的源头需求国。
地位无法撼动
当疫情期间的全球产能下降,我们却逆势增长,中国运出去的集装箱却有去无回,平均每运出三箱子的货,只能回收一箱子,所以等着空箱子运回来根本来不及,为了不耽误发货,做外贸的厂家都选择直接买新的。因此,成为最大的出口国,直接从需求端强势垄断,归根结底,中国集装箱行业地位是因为外贸行业暴增。
这个盒子代表的不只是方便快捷,更是代表了一整套标准化的运输体系,改革了整个运输行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