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大人如晤
久未归家,甚是思念,不知爸妈尚否安康。
光阴荏苒,自外出求学起,今已十载有余,期间少有归家,虽每逢新春往返,未足解父母劳结,父母思何可支?儿之过也。现又临春节,却不能侍奉于父母膝前,甚为惭愧。
今,儿已到而立之年;幸,已初立于广州,于广州成家立业,也已逐渐明白“而立”二字的含义。
少时,有事找父母,私以为,无父母不能解决之事;现应倒之,应父母有事找儿。可每电话回家,却仍问儿有无困难。
或父母未意识到,儿已三十,已不再是孩童,现已到儿照顾父母之龄。但在父母眼中,儿永远是孩子。越长大,也越明白父母对儿之爱。
前年归家,察父两鬓白霜,问之,答曰,忘记染发。儿情不能自已,顿感远赴他乡,父母恩情难报亦。自儿出生,大小诸事,劳父母担忧,弹指一挥间,三十年逝去,如今,父母皆已退休,惟叹时光不再,往事不复耳。
昔时,父母勉励儿学习,儿少不更事,不以为然,以诸多理由搪塞。
大学期间,与父亲书信,父回信中曰:“需多读书,一则增广学识,二则修身养性……遇挫折需正确对待,审时度势”,可见父文辞之深厚,内心之强大,引经据典,引儿多思,盼儿做品性之人。儿望尘莫及,故每每书信之时,仍记父亲书信,效仿之,逐字斟酌,望学之二三。
毕业后,虽远离校园,但父母的谆谆教诲仍铭记在心,故在新家设立书房,勉励自己多读书。予尤记,《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由是观之,学习之路,缘父母深远之教矣。
现父母虽已退休,但望父母不忘初心,学无止境,无分老幼。书香门庭非一人所能及,望待儿下次回家,父母在儿心中形象愈发高大。
另,十年前,父亲回信中曰:“字里行间,些许错字别字,很是不该……仍与高中无异”。今,儿已长大,不知父书信与十年前异同,盼父回信之。
儿远在他乡,甚为挂念。
儿 江 叩禀
辛丑年腊月二十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