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半本“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有半本“人生海海。”并非书不合口味,都是我喜欢的。为何总是不能连续看完,而且,看后映像不深呢?值得反思。
说到底,没有持久的耐心,比如,看了半个小时的书,就不自觉去做别的事。听到手机叮当的声音,就瞄一眼,生怕有人找或有啥事,这都是不能静心的具体表现。
回想起年少时,看书那劲头,见到书如获至宝,没看完绝不罢休,真可谓到了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地步。那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小说也是躲着偷偷地看。
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多好的时代啊,不愁吃穿,交通发达,去哪儿玩都很方便。信息快捷,身处荒山野岭,什么国内外新闻都知晓。在这百花齐放,事事快捷的时代中,怎么与这美好的时代相处,全凭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就拿手机来说吧,利用得好,它是一款很好的学习工具。有各种学校软件,有世界级名师授课,只要你需要,手机上应有尽有。但是,你如沉湎于短平快的垃圾乐趣中,沉浸在刺激的游戏中不能自拔,手机将成为你的魔鬼、绊脚石。
关于手机对我的利弊,很显然,利用手机学英语,坚持了一年多,取得了小小的收获。虽然比不上年轻人写得快,相当于我自己,能坚持每天练习,比较欣慰。利用手机写文,已有三年时间,长长短短有一百多篇文章。回看这些蹩脚文字,起码收获了一种心境,一种回忆。
利用手机记录岁月的痕迹,那也是极好的工具。发朋友圈也有六、七年的历史,大小事情我一般我都会在朋友圈上记录。比如,去哪玩了,谁请吃饭了,还有宝贝们成长点滴…,喜欢发一些美景,图片,记录自己的衰老过程。
于我而言,手机最大的弊端是经常获取一些垃圾信息。总是明知故犯,比如,看一些短视频,看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每天霸占了我不少宝贵的时间,所以,在此再一次下决心,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把时间的利用率最大化,记住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顺便再提醒自己,无论看书或做事,要积极思考,克服囫囵吞枣的不良习惯。看似不伤大雅,其实也是对时间的一种无视,极大地阻碍了前行的步伐。
我很欣赏曾国藩的学习态度,没读懂上一行,绝不读下一行。我尝试了一下,很难做到,就以此作为座右铭,常常激励自己。
东拉西扯了一番,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提高时间的有效值。做任何事,都要集中精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尽量摒弃一些浪费时间的事情,譬如,管理好手机的合理利用,退却一些无效的聚餐聚会。
人到老年,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人生下半场,从心出发,重新出发,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