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很有用的书,叫《刻意练习》,书中提到一个现象:很多人花了大把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希望能提高水平,但却事与愿违,于是随着岁月流逝,这个人就变得越来越平庸。
这个现象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略。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不是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为什么在同一件事上,花了同样时间的人,最后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呢?
《刻意练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原来,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只是在低层次上努力,想要在高层次上见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
如果你正在刻苦练习一项技能,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我到底在哪一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天真的练习
很多人把重复做一件事情,当成提高水平的唯一方式。他们一本接一本地看书,一曲又一曲地弹钢琴、一遍又一遍地打羽毛球……他们相信只要重复去做,水平就会越来越高,直至达到专家或大师的水平。
这也是流行的“1万小时法则”所强调的,只要你在某个技能上努力超过1万小时,你就可能成为大师。
其实,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
重复做一件事情,是可能让你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你会停留在这个水平,很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天真的练习,简单来说就是“埋头苦干”,只会造就平庸者。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大多数的人所进行的正是“天真的练习”,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平庸者总是大多数,而卓越者却是凤毛麟角。
如果你不甘平庸,想更上一层楼的话,那么你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练习。
第二个层次:有目的的练习
天真的练习以“无意识的重复”为特征,有目的的练习则不同,它带有4个鲜明的特征:明确的特定目标、专注和投入、获得反馈、走出舒适区。
以练习书法为例,秀书法是当前很时髦的一项活动,特别是一些名人,特别喜欢在自媒体平台秀出自己的“书法”,但在行家眼里,很多人的书法一看就是天真练习的成果。
练习书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不能练到哪儿算哪儿,每一阶段都要有目标、有步骤、有技巧。
比如要先打好楷书基础,再练行书,然后可以转到行草、草书。练习过程中应该临摹多少种名帖,每一种应该下多少功夫,都要做好规划。
练习的时候,先重点练好横、竖、撇、捺等各种笔画,然后追求单个字的形似,再接着是考虑整体的章法,如何做到浑然一体……到了最后,才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书法大师。
环环相扣,没有捷径可走。
在这过程中,如果有名家指点一二,进步当然更快,平时自己也要常琢磨不足之处,并重点攻克,必要时拿出“达芬奇画蛋”的精神来才行。
全神贯注于书法创作当中,一笔一划反复练习,一开始是相当枯燥的,但当你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创作中产生的那种愉悦感,是低水平的创作者体会不到的。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走出舒适区。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
通过长期有目的的练习,至少可以让你告别平庸,步入优秀者的行列,但离大师的水平还有距离。其间的差距,只有通过最高层次的练习来缩短。
第三个层次: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这个概念,是《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随着2016年《刻意练习》中文版的面市,这几年“刻意练习”的概念风行全国,被认为是超越了“1万小时法则”的最高效学习法。
艾利克森所从事的领域叫做“专业特长科学”,研究的是各领域最顶尖的人物,他发现这些人之所以卓越,在于他们都采取了刻意练习的方法或者原则。
有目的的练习必备的四大要素,刻意练习全部包含。不同的是,刻意练习的主要目标是创建“心理表征”。
书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与自己要发展的技能密切相关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举个例子,国际象棋大师可以同时跟几十个专业棋手下“盲棋”,并且胜多负少,我们通常以为他们是记忆力过人。然而研究表明,对于随意摆放的棋子,他们的记忆力跟常人差不多。所以正确答案是,这些大师对多达数万种的棋局已经形成了“心理表征”,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出应对。
刻意练习的本质,就是充分利用人类身体和大脑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依靠大量特别设计的练习来改变大脑结构,从而塑造自己的潜能。
刻意练习是通向大师之路,是爱因斯坦、莫扎特、梵高、乔丹等大师共同采用的方法。
刻意练习是相对个性化的,各领域的大师常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训练自己,比如记忆大师,他们记忆的方法显然迥异于常人。久而久之,他们对这种私家记忆方法创建了“心理表征”,可以信手拈来。对不了解真相的人看来,他们简直就是“有如神助”。
实际上,这些表现或许惊人,但并不神秘。他们正是通过刻意练习创建“心理表征”而获得的。
只要能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特别方法,并且长期大量地练习,你也能做到!
简单总结一下:
一、练习的三个层次,并不完全以练习时间来衡量效果,而是以练习的质量来衡量。
二、练习质量的高低,有多种决定因素,比如是否有目标,是否专注,是否能得到及时反馈,是否走出了舒适区,等等。
三、通过长期的个性化的刻意练习,形成针对某一技能的“心理表征”,是达到大师水准的关键。
练习的这三个层次,你达到了第几层?欢迎评论、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