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一天,周燕开着车,往回走,车里坐着妹妹还有妈妈。
周燕跟妹妹几乎每个月都会回家看父母。
周燕跟妹妹住在城里,每次回家,周燕都从南郊开车到北郊把妹妹接上,一起回家。
这次回来,顺便接上妈妈在自己家里住上几天,每年妈妈都去周燕家要住上一段时间。
走到收费站,周燕准备从口袋里掏过桥费,在口袋里摸索了半天,也没有摸出那十块钱来。
这时坐在副驾驶室的妹妹从她的钱夹子里拿出了10块钱递给周燕,周燕一边给高速路上工作人员递钱,一边顺口说:“怪了,我记得从家准备走的时候,给口袋装了10块零钱缴过桥费,怎么找不到了?”
这时妈妈开口道:“长个猪脑子,一天干个啥不长一点记性,一会把十块钱赶紧还给萍萍。”
妈妈坐在后座,还在喋喋不休。
周燕一听妈妈的话,她心里瞬间拔凉拔凉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尽量装着平静,一句话都不说。
但妈妈这句话,瞬间让她的委屈在胸中蔓延,委屈跟眼中模糊的视线交错,她心在抽搐着,钝疼瞬间快要挤破心脏。
妹妹自从结婚以后,在周燕这拿了几万块钱,一分钱没有还。而她用了妹妹的十块钱,妈妈看见都要让她立马还回去。
看样子在妈妈眼里,她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妹妹的钱才是真正的钱。
妈妈说的话,让她彻底寒了心,这十块钱让她彻底看清楚自己在妈妈心里的位置。
这十块钱让她看清楚,不被父母偏爱的孩子,不管你如何表现,如何付出,都不会得到他们一点的怜爱跟心疼。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不被偏爱的努力付出。
这么多年,她当惯了那个夹心饼干,虽然这个夹心饼干是最甜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周燕姐妹三个,她是老二,是家里那个最不受待见的孩子。
姐姐霸道脾气大,妈妈从来也不敢惹她,对于姐姐,妈妈基本上都是对她有求必应,从小姐姐想买衣服或者鞋子,妈妈从来都不敢不给买。
周燕几乎都穿姐姐穿剩下的不要的衣服。
她十五岁为了要一双五块钱的鞋,绝食五天,妈妈最终都没有给她买。
对于妹妹,因为是妈妈最小的女儿,妈妈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妈妈脾气暴躁,脾气暴躁的人,不顺心的事就多。
那时家里穷,活又重,不顺心的事就多,加上村里人经常笑话爸妈没儿子,有时妈妈跟村里人发生口舌,他们就骂爸妈是绝户头。
妈妈就得找个发泄的地方,她就是那个出气筒。
小时候妈妈还把她送人,后来人家生了自己的孩子,不要她了,又把她送了回来。送回来仍然逃脱不了经常挨打的命运。
从小妈妈对她抬手就打,张口就骂,直到她结婚以后,妈妈才不打骂她。
结婚以后她就跟老公到了城里打拼。自从她结婚以后,妹妹上不进去学,就辍学在家,妹妹不愿意在农村待,从此妹妹一直就跟着她。
妹妹的吃穿用度什么都是周燕负担。基本周燕给自己买衣服的时候也给妹妹买同款衣服。
这么多年周燕走到哪,妹妹就跟到哪。
周燕掏钱让妹妹学理发,学电脑。妹妹结婚找的老公又馋又懒,满肚子的算计,而且还家暴。
妹妹没结婚,周燕就看出这个男人不是好东西,跟妹妹就是有所图。
但妹妹哭着都要跟这个男人,周燕拗不过妹妹,只好给他们操办婚礼。
妹妹跟妹夫结婚,全程都是周燕跟老公花钱张罗,妹妹连一分钱的彩礼都没有,妹夫结婚也不用花一分钱,也有房子住。
妹夫打一手好牌,空手套媳妇。因为妹妹知道,永远有她这个姐给她兜底。
结婚以后,妹妹跟她女儿从来都没有花过她老公的钱,妹妹一家人的生活吃穿用度还是周燕在负担。
妹妹的老公总是找很多理由让妹妹问她要钱,打着给家里盖房子的由头,在周燕这拿了三万块钱。
村里人都知道周燕跟老公在城里混得好,老公承包工程,挣了不少钱。
妈妈也名目繁多的用周燕的钱在村里人还有亲戚眼里支撑自己虚荣的面子。
把那么多年因为没有生男孩,村里人还有亲戚瞧不起丢失的面子,用周燕的钱砸他们。
妹夫经常家暴,周燕扭住坚决让妹妹跟妹夫离了婚。
妹妹在周燕家跟女儿住了半年。
周燕三万块钱也打了水漂,周燕的三万块钱给妹夫家里盖起漂亮的两层楼房。
盖起的小洋楼,妹妹一天都没有住,就这样离婚没拿一根火柴棒,跟女儿就穿了一身衣服,身无分文离了婚,回到周燕家。
妈妈说:“钱要不回来算了,钱算什么,只要萍萍不在挨打就行了,把婚离了就行了。”
当时周燕雇个保姆一个月才200块钱。
妈妈说三万块钱不要就不要了,周燕啥话都没有说。
妹妹离婚以后,过了一年,重新找了一个人结婚,经济条件还可以,就是比妹妹大了十岁。
周燕这才不用负担她们娘两的日常开销,妹妹也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周燕跟妹妹每次回去,基本上,车里后备箱都装满了给爸妈买的东西,每次回去家里冰箱都塞得满满当当的。
他知道妈妈偏心妹妹,从小她已经看习惯了,再加上现在老公事业有成,家里并不缺那些东西,所以她也就不计较什么。
记得还有一次她去北郊找妹妹,刚好妈妈来了,妈妈坐班车先到妹妹家,妈妈不知道周燕也在妹妹家。
妈妈来的时候,拿了好多东西。妈妈把地上放的袋子分成两堆,指着另一堆说是周燕的,一会回去让周燕带上。
妈妈每次来基本都是住在周燕家,周燕家里房子大。
妹妹把妈妈拿的苹果袋子正准备打开,妈妈说:“不要往出拿了,没人吃。”
妹妹还是打开袋子,给果盘摆了一大盘苹果。
妹妹高兴地说:“这次苹果又大又好,比以前的苹果好看多了,可能这次买的苹果贵吧!”
妈妈讪讪地笑了一下说:“你跟你姐每次都嫌我买的苹果不好,这次我就买贵的,这苹果三块钱一斤呢。”
妈妈每次来带的苹果都不太好,她每次买东西都是贪图便宜,如果集市有一块钱一斤的苹果,她绝不会买两块钱的。
买菜也是一样,她只看便宜不便宜,不看新鲜不新鲜。周燕带妈妈跟妹妹在饭馆吃完饭,然后开着车带着妈妈回家。
回家她打开妈妈拿的那一袋苹果一看,明显的,她的那一袋苹果没有妹妹的苹果大,妹妹那一袋苹果没有一个伤疤,而她的苹果每个都有疤痕。
周燕什么话都没有说,把家里的苹果给妈妈削了一个说:“妈,你尝尝,这苹果八块钱一斤,就是比你拿的苹果要好吃,一分价钱一分货,你以后不要给我拿苹果了,你拿来的苹果家里也没人吃,这八块钱一斤的苹果,家里都没人吃。拿来挺重的,家里啥都有,你人来就行了。”
妈妈吃着周燕递给她的苹果咬了一口说:“这苹果贵的就是好吃,一天也真不会过日子,两块钱的苹果都不能吃吗?非要吃这么贵的苹果,能吃得下去?”
妈妈就连买苹果都是妹妹买三块钱一斤的,而她是两块钱一斤的。
周燕笑笑没有说话,她想就是她吃二十块钱一斤的苹果,老公也能负担得起。
周燕的老公,也给她爸妈盖了村里甚至乡里最好的房子。
周燕每次回去都给妈妈很多钱,让她把生活调剂一下,把家里生活质量提高一点。
周燕每次回去都买好多肉,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她知道爸爸喜欢吃肉,爸爸这辈子为这个家,付出太多了。爸爸年轻时候经常出力干重活,把腰都压弯了,她很心疼爸爸。
每次回去都买爸爸喜欢吃的东西。但是每次买的东西,爸爸几乎都吃得很少,几乎都让妈妈拿去送到舅舅或者姨妈家了。
周燕有时到外地旅游回来买好多当地的土特产,这些几乎大部分都让妈妈搬到娘家了,她为了在娘家找回曾经失去的面子,也是让娘家人高看她。
现在她很享受每次回娘家,娘家人把她前呼后拥的感觉。
妈妈在周燕家住了半个月,妈妈回去的时候周燕跟妹妹一起送妈妈回去。
妹妹说:“上次妈给拿的面还挺白的,包的饺子可白了。”
周燕笑笑,“那我蒸的馒头怎么有点黑,一点都不白?”
妈妈撇嘴道:“你不是说黑面有营养吗?还减肥,你不是经常减肥吗?我就给你拿的黑面。”周燕又苦笑了一下,没说话。
妈妈平时偏姐姐跟妹妹,她其实都看在眼里,妈妈给妹妹跟她拿的东西不一样,她也不计较,因为她也不缺这些。
她每次换苹果手机,给自己换,顺便也给妹妹换一部,给自己买首饰,顺便也给姐姐妹妹也买,姐姐妹妹的金项链,金手链也都是周燕给买的。妈妈的大金项链,大金戒指,也都是周燕给买的。
每次周燕给妹妹跟姐姐买东西,妈妈都特别高兴。
每次周燕跟妹妹回去都带爸妈,还有姐姐一家人去外边吃饭,每次请吃饭都是周燕。
周燕也觉得姐姐挣钱不容易,妹妹现在虽然日子过好了,但是比她还差一点,她觉得自己掏钱是天经地义的事。
一年到头,这么多年,在外边不知吃了多少次饭,最少一个月一次。
偶尔有一次吃饭稍微便宜一点,妹妹把钱给了。
周燕也没有跟妹妹争,她请几十次,难道妹妹请一次,不应该吗?
况且妹妹现在的老公挣钱也不少,妹妹花钱也是大手大脚。妹妹把钱付了,妈妈立马脸就变了颜色。
“咋能让萍萍掏钱呢?”
“掏了,就掏了,我看今天也没花多少钱!”
“她花钱请一次也是应该的。”周燕说。
妈妈阴郁着脸,也没说什么。
就妹妹掏这一次钱,妈妈见人就说,连左邻右舍都知道妹妹请她吃饭了。
妈妈还在周燕跟前说:“你看这次吃饭让萍萍掏钱,我心里都过意不去。”
周燕心想,妹妹掏钱,你心里过意不去,我掏钱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她也只是在心里腹诽。
周燕原来一个礼拜给妈妈打一两次电话。平时妈妈很少给她打电话,几个月都不会主动给她打一个电话,周燕觉得她打过去,该说的话,说完了,也没什么。
除非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比如姐姐要买车了,姐姐家里要买电视了,妈妈才给周燕打电话,意思就让周燕赞助。
妈妈对周燕说:“你姐跟你姐夫两人挣钱也不容易,都挣的血汗钱,让他们花钱买车,买电视,我真的于心不忍。你看小军挣钱就很容易,小军一天挣的钱,比你姐夫一年挣得都多。”
周燕斜睨了妈妈一眼,“小军挣得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也是他辛苦挣来的,他平时跟人家喝酒喝出胃出血,你们谁看见过?看他挣钱挣得多,他整天给人家点头哈腰,求爷爷告奶奶,每天晚上熬夜睡不着觉,你们谁看见过?光看见贼吃肉,有没有看见贼挨打?”
有一次妈妈在周燕跟前说:“萍萍三天不给我打电话,我都能急疯了。”
好多次周燕跟妹妹在一起,妹妹都接到妈妈嘘寒问暖的电话,而她几乎很少。
她不心寒咋可能?
妈妈说这句话,让她红了眼圈。
从那次妈妈说了那句话后,她差不多一个月给妈妈打一两次电话。
周燕苦笑了一下,自己真的不像是妈妈的孩子,明明一个窝里的蛋,为什么待遇就不一样呢。
妈妈让她把过桥费十块钱给妹妹还了,她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就是花钱再多,对她们付出再多,爱的天平始终是倾斜的。
你付出再多,也买不到天平平衡,最终倾斜塌疼的永远是自己。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周燕已经习惯付出,不问结果。
这几年疫情,加上大环境不好,周燕老公的事业也遭到了重创,房地产陷入无尽的寒冬。
日子也过得异常艰难。家里的所有财产也被冻结。
妹妹萍萍老公失业,连房贷都还不起,周燕跟老公也在租房子住。
周燕当时家里东西都被封,周燕有辆车是前几年过生日老公送她的,当时她把那辆车过到妈妈的名下。
有一天,她跟妹妹回去,没想到妈妈竟然提出想让她把车卖了,给妹妹还房贷。
为此她第一次给妈妈发了很大的脾气,她痛苦流涕,跟妈妈大吵一架。
“你如果卖了我的车,我一辈子不会再回来,养老你就不要指望我了,就让萍萍给你们养老。”周燕声嘶力竭吼道。
在爸爸的劝慰下,妈妈才打消想卖她车的念头。幸好这辆车她一直开着,没有放在娘家,如果放在娘家,估计妈妈也会先斩后奏。
这次让她彻底心寒,因为她没有答应卖车,妹妹也跟她心生嫌隙,也有点生分了。
亲情其实才最伤人,外人根本伤不了你,你最在乎的人,才知道你的软肋在哪!
周燕为家里付出,就想让妈妈能给她多分一点爱,她努力在妈妈跟前表现自己,她不比姐姐跟妹妹差。
最后她知道,对于父母的偏心,是长到心里的,是很难改变的。
人连心脏都是偏着,怎能做到公正。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
但她还会继续孝顺他们,姐妹关系和谐,就算得不到一碗水端平的爱,她也想让他们快快乐乐度过一个富足的晚年。
她已经不渴求妈妈多爱自己一点,只求他们平安喜乐长寿,她也是为自己积福。
人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手背明显没有手心肉厚,十个指头伸出都有长短。
明明她对自己的父母最忠心耿耿,但天平还是把她斜到最低处。
人常说前院水不往后院流,她相信给自己积攒的福报,她的孩子也会把孝顺这两个字贯彻执行在自己身上。
十块钱虽然让她看到了残酷的真相,卖车更让她寒了心,但该付出的她仍然会付出,只是少了在父母跟前争宠的心。
也不在想证明什么,安之若素,一切随心,她再也不会纠结妈妈为什么不爱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