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刘源——
写这篇文字,是写给你看的,也是写给几年或者十几年后的你看的,也是写给爸爸妈妈看的。对于已经走到大学这一步的我来说,应该可以给一些建议和想法,不理解没关系,但一定要知道,对你的教育会有很大帮助!
一 小学:小学阶段也重要,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因为开始灌输给你基本的三观,什么应该做不应该做,什么是对的是错的,还有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在这六年开始埋的种子。至少我现在回想,身上的一些兴趣和美德就是在小学被学校和老师影响的,因为那时大家都小,脑子里都是白纸,便容易被学校老师影响,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会怀疑。而进了初中、高中后,学校和老师的影响就相对减少了,主要是身边的同学和学校的氛围对你的影响。所以这时候凡是与成绩无关的课、事、活动一定要积极参与,这是重要的。我说的没那么重要便是从成绩来说,小学成绩都差不多,很容易学好,上课认真听了都不会差,不需要过早开始竞争,而且小学的成绩也不代表你以后的成绩。但要清楚,好的成绩能进入一个好的环境,这很重要。
二 学习:读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龙应台曾对他的儿子说: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个人经历的限制,我也就理解了一半,但我十分认同。学习真的不是要你跟别人比学校功课的成绩,这是很愚蠢的一种行为,因为你在班里几十号人比下去了,全校还有几千号人,你在全校比下去了,还有全市全国呢,你把身边的亲戚朋友比下去了,但是出了自己的小圈子呢?就完全没有意义了,永远有比你聪明比你强的人存在。并不是要打击你,只是让你明确读书学习的目的和真正要重视的东西。
曾经我学习不好的时候,我认为我是不爱学习、不适合学习的,但现在我发现,我只是曾经思想太狭隘了,单纯的把学习等同于了考试做题,当然这一方面也有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后来思想跟上了发现,我其实是爱学习并且适合学习的,因为我特愿意和一些牛人打交道、看一些有趣并且牛的书和视频,并且自己单独思考一些问题。我慢慢意识到这才是真正有影响的学习,而非那种竞争式的填鸭式学习。
三 环境:环境很重要!环境很重要!环境很重要!
尤其是年轻时需要追求同伴的认同感,想要合群,环境的重要性便会显现出来。你周围都是牛人,你也就差不到哪去,周围都是差劲的人,你也就好不到哪去。我也有过周围是坏学生的时候,也有过都是好学生的时候,所以便能深刻的感受到两种差异。在一个高手云集的环境是必要的,就像我在健身房,周围有很多的肌肉男的话,我还能甘心在那睡觉吗?当周围的人都在打游戏睡觉的话,自然你也就觉得合理了。
所以,不然就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不然就结交几个要好的积极向上的牛人朋友!
四 看书:如果再让我回到高中的话我会怎么样?我想我还是不会全力以赴的去搞成绩,去当一个真正的学霸。但我一定要改的是,我要把自己不学习的时间用去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有趣的无趣的,文学的小说的等等。
也许你现在愿意去看一些童话故事或者漫画故事,尽情的看,只要能使你爱上看书就好。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接触到的人和事是有限的,但是通过看书能够一遍遍的刷新你的看法和观念,丰富你的思想。在学校里,看书的多少真的可以成为你光明正大炫耀的资本。并且看书的过程可以极大地开阔你的视野,发现许多有趣的新事物,有助于去认识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等等,也就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我很庆幸高中时没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做题上,而是看了一些杂志和文章,以至于我现在回想高中所学,首先进入脑子的就是这些杂志和文章,包括《哲思》《看天下》《中国青年》《读者》等,仅仅是这些文章便能使我变化极大,让我去认识自己的想法,去发掘自己想做的事,并且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相比大学的一些同学,高考的分数比我高,但是进来大学后便没了竞争意识不知道该干嘛,也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味地跟风打游戏,抽烟玩,相比较来说,看的那些文章也许真的比高考成绩更有价值。
再者看书越来越多,便越来越了解自己,也越来越坚定,多看书,至少你要先养成看书的习惯和爱好,先从感兴趣的看起。
五 眼界:和周围的同学沟通多了,才慢慢了解到,一个人成长为什么样都跟他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一个同学看问题很有深度,了解了才知道他复读了两年时间,看了大量的书和电影;一个同学很有趣,了解了才知道他独自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的人;一个人很会处理关系,了解了才知道经常跟家长出去吃饭谈生意。所以我很庆幸自己以前能够经常跟爸爸出去吃饭,听一些话聊一些人看一些事,这些都影响到了之后我的为人交往的做法和判断。看书,看电影、纪录片,上网也都是提升眼界的方法。
关键是要走出去,身体和大脑都要走出去,既能享受的了好的,也能承受的了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