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试结果,显见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较弱。
这与学校和家庭均不重视社会能力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极少有很大关系。
一项调查显示:
①喜欢交往:在交往能力测试中,喜欢交往的为11%,善于交往49%,对交往比较反感的17%,交往能力一般为23%。
②多数学生人际关系良好:调查显示,多数中学生都乐群、合作、能较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他们珍惜友情,热爱集体,尊敬家长师长,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对集体活动感兴趣 据统计,中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占59.6%,参加活动“比较积极”的占34%,只有6.4%觉得“无兴趣”和“无所谓”。
③学生重视交往能力:高中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座谈当中他们谈到:交往能力是一项重要能力,从现在起就应开始学习训练。包括试着与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试着接受与自己差异很大的人。高中班级之间进行球赛,失利一方总是笑着握手祝贺对方。
④矛盾来自家长老师居多:中学生处于比较稚嫩的成长时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常常遇到矛盾和问题,有的学生因此心理失衡。据心理咨询室的材料反映,除学习问题咨询外,其余大多数是咨询关于人际关系的内容,包括与同学、与家长、与老师的矛盾问题。
⑤包容心态较好:在包容力测试中,包容力非常强的为12%,能理解他人想法愿意接受别人意见但在同龄人中缺乏包容力的为39%,包容水平还可以的为31%,排斥和自己不同意见的,即无包容能力的为18%。善于交往者不多 调查显示:高中生有交往能力者只有8%,交往能力一般者有29%,其他不会交往、交往退缩者为63%。
同学、同龄人关系现状:
①同学关系交融洽:这是中学生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一种关系,问卷反映与同学相处“很融洽”的占56%,“一般”的为41%,“难相处”的为3%。可见多数和谐,但也存在几种类型的矛盾。
②交友经验欠缺:择友交友与处理人际矛盾的经验欠缺,包括对交友认识上的困惑。相互设防、相互妒忌 学习竞争带来的相互设防、相互妒嫉,如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技巧,相互封闭,尤其是“尖子生”之间因竞争激烈而生出不良心态,有的把自己的胜利寄托在对方的失败上。
③歧视差生:有差异的同学之间关系不协调,如班干与一般同学,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同学之间,常常存在一定隔阂。对被认作是“害群之马”的“坏学生”,老师家长都号召“别跟他接近,免得被带坏”。
④适应环境能力欠缺:环境变换引发的人际关系不适应,如转学、学校分班调整等,与新的同学、新的集体时就难以融洽。
⑤对异性关系的困惑:一所中学心理咨询的82例中有6例牵涉异性关系问题,包括对某异性有好感怎么办,收到求爱信怎么办,被别人议论与某异性关系好怎么办等。
(22年度写作营第215篇1036字,累计325809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