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用倾诉代替自我折磨

用倾诉代替自我折磨

作者: 木子姐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16:03 被阅读212次

    终于决心开始认真记录成长小组的点滴。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重新翻看记录,我们的初次集结还是2016年初,当时还只有4个人。最初大家只是间接相识,甚至全然陌生,还没来得及互相了解,我们就如此“匆忙”的开始了这段奇妙的旅程。

    认识新朋友或是吐露内心的话对我来说比较困难,但所幸小组的环境和氛围让我觉得很舒服,再加上大家当时都在心理咨询行业工作,所以共同话题也不少,这一切都让我决定试着卸下伪装。

    在初次小组后,写下了第一次简短的感受:“每个人都有烦恼甚至难以承受的痛苦,把问题说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当或激动、或艰难的说出困扰的事,无论有没有被精准的解读,也会觉得心里好过了一些。我想这应该就是陪伴和倾听的意义。成长小组对我的意义是:体验那些会让人难受的行为,了解他人面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感受,全心投入被信任和被保护的安全感——2016.1.19”

    来源:Lost7插画

    对于习惯了压抑和内省的我,表达情绪和感受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在最初的几次小组,大多时候还是倾听或小心试探,就像习惯了被隐形的铠甲保护,褪去它是很需要勇气的。所幸小组中率先敞开心扉的W给我提供了这些可贵的勇气。在某次W在小组中第一次控制不住流泪之后,我也终于下定决心讲了些从没说出口的话。当然具体的内容还是要保密,我只想分享一些当时的想法,以及现在回忆起的感受:

    在那之前,我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在别人面前流泪。

    从记事起,我似乎就不再能接受自己在其他人面前情绪失控,更别提流泪了。“压抑”不知从何时变成了我最常启动的防御机制。当情绪发生波动时,总习惯第一时间安抚自己,或是转移注意力,甚至迫使自己否认“负性”情绪。尽管接触心理学后,了解情绪调节的方法,也明白了负性情绪的若干正面意义,也还是无法正视它们或是跳出既有的舒适圈。

    来源:Lost7插画

    在小组的第一次流泪正是我开始卸下些许防备的契机。

    当在小组里说起记忆中那些不能说的秘密时,突然感觉到巨大的悲伤袭来,深深的无力感蔓延全身,我下意识的反应是要克制住自己,不能失控。所以说到一半无法继续,只怕再多说一个字就会崩溃。当下的气氛很奇妙,没有一个人出声,只是默默地陪伴和等待,当让人清晰的感受到安全和受保护。这些在书本上学习和背诵了无数次的名词,在现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虽然还是会克制和压抑,但开始一点点卸下伪装。在那次小组过后,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万万没想到自己能如此突破。氛围很好,感受到了安全、信任、支持的力量。做什么事好像都不会觉得丢脸,这种感觉很棒!有些虽然感受很难用语言表述,但说出来总会或多或少有所帮助。”

    这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小组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学习无顾虑地倾诉,试着用言语表达来取代兀自思考。

    当然,改变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下定决心和真正付诸行动之间还需要蛮长时间过渡。在后来的几次小组中,还是无法避免的出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但在过程中也的确发现了每个人不同的特质,在分享和交流中发现真实的自己和他人,如果愿意,改变总会不知不觉的发生。

    来源:Lost7插画

    在小组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

    1、对于表现“完美”的执念。

    没有人是完美的,这一点理智上再清楚不过,但承认自己不完美却好像没那么容易。一般来说,力求完美会让人奋发图强,成为完善自我的动力,但如果事事要求完美,则容易变得苛责、钻牛角尖,而且容易自我否定陷入无能感的漩涡。

    我的完美主义倾向则更多的表现在,当意识到自己做不到“完美”的时候,索性就不去做或拖延,似乎只有这样才有借口——“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想”。对于完美的执念变成了妥协和放弃的借口。虽然这会让我在短期内得到自我安慰,自我感觉良好,但长久下去就一点点丧失了斗志和信心,自我怀疑加重。

    从小我就很喜欢阅读,还未识字时就一遍遍地听妈妈讲童话故事,上学之后更是对读书充满了热情,所幸家里很支持,所以各种课外书源源不断。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也让我接触到了不同作者的思想、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各领域的特色,这让我乐于独立思考。所以读书这样的“输入”方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输出”对我来说还没习惯。

    比如“输出”的其中一种方式:写作。

    很早以前就有把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想法,但却一直未能真正动笔。现在想来可能正是这种“完美”执念在作祟。出于对自己表达和写作能力的不自信,迟迟无法下决心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才更能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就算做不到完美,在梳理的过程中,也能促进成长。

    2、关于言语表达

    在前文中提到过,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对我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事。事实上这不单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在开始成长小组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在这一点上很“特别”,但后来渐渐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戴着不同的“面具”在隐藏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我们都害怕别人讨厌真实的自己,但忘记了真正讨厌它的其实是自己。的确,如果我们不说出来,这些我们想要隐藏起来的“阴暗面”或许永远都不会被察觉。但不断累积的“真实”最终必然会让我们不堪重负,更可怕的是,只有我们自己看得见。

    我想这可能就是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意义:对可信赖的ta表达真实的自己,同时也全身心地接纳真实的ta,双方用倾诉代替自我折磨。当那个可以让人卸下武装的人出现的时候,放心的表达,会发现愤怒、悲伤、自责等自己不能接受的情绪和感受有了安全的出口。这些对自己的不认同终于不再是只有自己能看见,也能被其他人看见,同时欣喜地发现,其实大家都曾经有过相同的感受,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3、有效的倾听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是个合格的倾听者。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扮演垃圾桶的角色,朋友们有苦恼也喜欢找我聊聊。然而,在小组进行的过程中,我却常常发现自己并没能做到有效的倾听。

    所谓有效的倾听,我的理解是:专注对方讲话的内容,但不只是内容本身,更需要关注的是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共情才能建立好的联结。倾听的同时也需要回应,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充满热忱的回应,与对方在一起。

    小组里有一位朋友很善于倾听,而且能及时给予回应,甚至引导我们发现很多未被察觉的感受。这导致小组成员每当出现比较强烈的情绪波动,或叙述完某一重要事件之后,大家都会不自觉的望向ta,期待得到回应。有效的倾听会促进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也更容易让人信赖。我觉得,这或许也是在体验中才能发现的,心理学的魅力所在。

    来源:Lost7插画

    每周定期小组会面至今已经进行了30余次

    未来仍旧继续

    这段共同探索和成长的路

    我充满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倾诉代替自我折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ow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