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大明破局之路

大明破局之路

作者: 浔古 | 来源:发表于2021-08-07 19:33 被阅读0次

    公众号:墨涟天一

    近来读书颇杂,因樊树志先生,对明史竟略有兴趣,每到朝代末世,值得探究的问题也就愈多,有如两汉之际,唐末五代,两宋之交,明清之际,以至于清末民初。这些末世之际常有警世之言,以文士学风的转向总是随社会危机而转向,明人尚谈兵,在此有如宋人,这便皆受社危会局所影响。

    明清之际,是一个模糊的时间界限,而这一时期,对于明亡之因亦多有不同的见解。在初涉明史,时常痛恨于党争,但在现今看来,党争亡国论者,绝非如此。明一朝亡国,绝非受士风所影响,倘若真如此,又怎会有晚清的士风转向,明之经世源于两宋,清之经世致用源于明一朝。

    如今再看明清之际的学人有如王夫之、黄宗羲、顾言武等晚明遗老远非钱嘉学派所能比。梁启超先生说明代‘士习甚嚣’,常有诸生干政。尽管如此,亦可看出明朝一代文士的虎虎生气。

    由此观之,明亡之因绝非因党争而起,谢国桢先生《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自序》所言,明亡虽由于党争,可吾国民不挠的精神却表现于结社。明朝党社运动,亦是标志着士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自觉。

    接触明史第一本书来自于一本通俗读物,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中所解,首要观点,在于政府效率,而张居正所行之改革,即在于提高政府效率,这其中所阻之处在于士人对于改革的不接受,其中有一句话所言‘张居正的改革,旨在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读书人这一群体。’

    关于张居正之评价在此不作赘述,然若无张居正之改革,断不会有后来的60年。此中明亡之因,一句话以言之:政府效率缓慢,以及常以道德舆论,掩盖法律之力。

    在由美国汉学家卜正民教授所主编的《哈佛中国史系列》中,从另一视野了解明一朝,这部系列的特点在于叙事性强,以及对于新材料、新史料的运用,不只是在于对政治史的演变探究,亦在于对生活史方面的探寻。

    但其中缺点则在于常引用一些边缘史料,与真正明史探究的正史探寻亦有较大差距。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元明部分,风格独特,读来颇有趣味,重视气候对于明代朝政之影响,有如万历时的旱涝,以及崇祯一朝的气候反常影响。 其中之观点在于气候与明朝朝政的影响。

    从樊树志先生的《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中,有感于两难的处境,对外的战与和,对内的剿与抚。有感与内忧外患的交困,然实则,内忧外患在当时,实为小事。

    真正的严峻的却在于粮饷问题的极端严峻性。有如孙承宗所言:‘今天下急不在内外患忧,而在于农栗兵饷’类似的言论在有如卢象昇所言:‘通计各省情形,大率寇多于兵,兵多于食。有司一闻大兵且至,人人皆欲服毒投繯。将兵者皆希骥士饱马腾。’晚明更甚,如史可法所言:‘兵行最苦无粮,搜刮既不可行,劝输亦难为继’。

    王朝末世多悲歌,明末王朝陷入两难境域,既有外患侵扰,亦有内部起义,对外政策在战与和之间徘徊,对内政策在剿与抚之间徘徊,加之税收繁重,官绅贪腐,最终致使在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崩溃。

    对外与对内,明政府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对外战与和的犹豫不决,对内剿与抚的徘徊不定,最终错失了众多可能反转的机会。

    大明王朝的一个总的发展趋势犹如一个M,在永乐、宣德时期出现了第一个高峰,之后下行,万历时期中兴,之后再次下。这之后的官僚系统呈现出了一个反复争斗的循环,官僚之间并不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在乎只是个人的政治资源政治地位,这一现象在张居正的倒台时期尤其突出,之后愈演愈烈,有如东林党争。

    重新将视野移回崇祯一朝,大明有如人入暮年,早已积重难返。崇祯皇帝并非亡国之君,亡国之因早以种入前朝。

    崇祯一朝的两难境地,这十七年始终在寻一条破局之路。

    从袁崇焕的辽东构想,再到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十面张网。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也都曾小有成就。后金也曾止步于宁远城下,国内起义也曾被镇压至难寻出路,然而这一切却都好景不长。

    辽东紧张则调兵辽东,国内起义频繁则重兵镇守,依然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加之崇祯一朝,西北地区旱灾严重,气候反常,起义只会越剿越乱。

    直至最终的袁崇焕冤死,杨嗣昌病逝,一位位的末世英雄皆无力回天,卢象升的战死沙场,孙传庭殒命潼关,再至洪承畴的灭寇泡影。大明将机会一步步丧失。

    所寻的破局之路皆成泡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明破局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ug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