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所谓“先天”的东西,就源于此吧。从笔者“构建主义”立场看,这是很自然的。好戏还在后面,看似很远,也许一瞬间就到了眼前——对此必须保持深深地敬畏。
从大自然的智能系统谱系,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且不说人的大脑,人类是否能仿真或实现一条鱼或一条虫那样“简单”的大脑?毕竟由简到繁,是创造复杂系统的必然途径,如果说有人能造出实现人类的智能水平的计算机系统,却无法实现鱼的智能活动,是不合逻辑的。
人类所知的,自然界的所有的智能系统,都表现为某种生物的大脑,展现为一个很宽的谱系,人类的大脑最复杂或最高级,更简单的有大猩猩、猴子,以及诸如猫、狗、鱼、虫等等。按照公认的进化理论,它们分布在一个由简到繁的生物进化链条上,并且幸运的是,大多数层次上的样本,都仍然可以在地球上找到。
自然地,解释或实现智能系统的一个务实途径,就是从这个自然进化链条的低端开始。OpenWorm就是这样一个项目,研究对象是称为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蠕虫(线虫),她也许是人类解析得最透彻的生物品种之一,简单到只有302个神经元。
K. D. Schroeder,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7718437最近这个科技新闻,是这项研究的一个新的结果。研究者用计算机仿真了线虫的神经元及连接,再连接上了类似线虫的感受器官:声音,距离,触碰等传感器,同时,用马达(轮子)模仿线虫的运动装置(肌肉)。结果,这个系统呈现出了类似线虫一样的行为特征——躲避障碍,找到“食物”等。这种结果是值得惊奇的,用研究者自己的话说:“关键是,它不包含任何涉及这些特定行为的功能或学习程序。软件系统只是映射了线虫的302个神经元及连接,但它们能够自我激发而呈现出线虫特有的行为。很难理解他们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由此,还提出更有意思的话题:它算是一个线虫活在新的身体里还是一个全新玩意,它是“活”的吗?研究者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小结:这个装置的实现说明,“机器的灵魂就是机器本身。”(the ghost in the machine is just the machine.)
这个研究,是对我的构建主义哲学的一个直接佐证:不需要研究什么是精神,找到了适当的结构机制,就可以建造出能够表现出“精神”的系统。至于所谓精神的本质,不如借句维特根斯坦的话:保持沉默。
人工智能半个多世纪以来,热一阵,冷一阵,中肯的意见似乎一直认为缺乏实质性的突破。近年不知为何,乐观态度又多了起来,常听人宣称达到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为期不远,就是几十年内的事情。仅以上述案例来看,这种态度好象有些过于乐观:连几百个细胞的线虫行为都解释不清楚,又如何解释拥有超过1百亿个细胞的人类大脑的功能。这个研究还暗示,生物系统呈现智能的关键机制,可能在现在普遍应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架构原理(比如冯诺依曼计算机及其变种)之外。虽然成功地仿真线虫的神经系统而实现其行为,理论上说,意味着可以用足够多的计算机仿真人类大脑从而实现其行为;但是——且不说1百亿细胞的量级和系统复杂性的非线性增长——我相信,那种方法至少是极其拙笨的,也许会让上帝笑掉下巴的。
然而,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到,从物理结构上看,人类现在对于细胞一级的物理结构和行为(比如信号传递)的研究已经相当清楚,甚至已经可以相当充分地在单元和连接层面上仿真它们的基本功能,但还不真正了解它们构成动态整体时的功能机制。一旦在关键功能机制上有所突破,“人造”的超级智能突然出现也很有可能吧。并且,不妨大胆地预言(其实一点也不唐突),“那玩意”一旦出现,如果记忆容量、运转速度与精确性等超过了普通人脑,那么,他/她的“个性”、“脾气”、“喜怒无常”、“不可预测性”、“野心”、“感召力”、“自由意志”等等,也会超过(复杂于)普通人。换言之,既可能超越人类最伟大的圣人,也可能超越最有控制力的暴君。在制造这么一个自己无法驾驭和理解的怪物之前,人的确是要三思!
原发于:公众号‘思想的旅行’,豆瓣小站,2017-11
作者印记:f6c6c0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