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儿子同学妈妈聊了一会,朋友说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说话,有心事也不愿意和妈妈说,感觉孩子没有动力,多少还是有点焦虑的。
焦虑这种感受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只是度的问题。
朋友说,高三的儿子感觉没有一点紧张感,很松弛,学习成绩也上不去 。
她跟儿子说:如果你不努力,到时候高考考不好,别人都考好,你一定会很失落的。
这话说的对不对?对 ! 基本上孩子如果高考没有考出好成绩,失落几乎是必然的。
但是,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孩子很反感!
第一是因为这是一个肯定句,如果你考不好你会失落的,这种下定义的说法,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尊重,好像自己的感受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被妈妈看的透透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个信念出来叫“我是无能的 ” “我是弱小的 ” 当孩子被这样的信念所影响的时候,就会逃避不敢于尝试,因为自己是无能的弱小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欣赏和信任,哪怕这句话换着说:想一下,经过一年的努力,你考出了一个好成绩,那时候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你!虽然这样的沟通也不是最理想的,但比说你要是考不好会失落还是好一些,毕竟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且也会让孩子感受到鼓舞,感受到被信任,自然会升起一股力量!
学习是反人性的,和考试绑定在一起的学习,确实是辛苦的,更何况还要加上排名,考不好还要承担额外的心理负担,所以孩子的心理建设,情绪疏解,真的很重要!
一个人只有在适度的压力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孩子也是人,状态也会时好时坏,不要说孩子,就算是成人,也不可能做到一直有一个稳定的状态的,父母给与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允许,欣赏和鼓励,孩子才有可能有力量去面对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
陪伴孩子成长,也是重新养育自己一次的美好旅程!
继续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