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业园里,大大小小十几栋厂房,唯有一栋挂上了某某大学产学研基地的招牌。走进里面,空旷的厂房从中间破开,长长的走廊两旁,是整整齐齐的玻璃小隔间,一栋5层一万方的厂房,也容纳了三十多家公司。楼梯还是原厂房的楼梯,电梯还是那个迟钝的厂房货梯。公共空间约等于零。我有点纳闷,就这种办公环境,怎么会有人愿意租呢?
老板显然没有这种想法,笑眯眯地镇守着他的招商运营中心。一个办公室,一张桌,一张茶台,办公桌几乎没用过,唯有茶台黑得发亮,一看就充满了烟火气。偶尔,还能听到梵音飘来,活脱脱的佛系老板。
“你们价格也不便宜,周边又被厂房包围,他们为啥还租你的?”
“我可以给他们对接资源啊。某某大学的招牌不是白挂的,来了就舍不得走的。”
原来这么小的二房东,也开始拼软实力了。每一个租客,跟他个人就是朋友,私交好了,资源东挪西凑,也确实比单打独斗强。
深圳写字楼市场不景气,装修回本周期长,他靠赚这点差价,似乎算不上一门好生意。老板呵呵笑:
“做平台的,谁只盯着这点租金呀,瞅准好公司,股权投资。前两年投了一点钱给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当年就把本金给我还来了,现在每年纯分红几十万!”
按他的思路,做平台只是放水养鱼,在乎的是能不能养出大鱼。面对大型的孵化器、共享办公,投资不是新鲜词。但对于这种一栋楼的小型二房东,原来也在做投资。
普通人只看到了包租婆赚房租差价,以为他们每天无非就是拎一串钥匙走来走去,到时间了催交房租。却看不到他们在闲聊、闲逛、收租的过程中,观察着每个企业的成长,有好机会腾挪资源来个生意上的合作,有企业需要资金,考察合格顺便就做个幕后老板。
你以为他只是个油腻的二房东,人家却是眼光毒辣、思维缜密的投资人。时代给了我们这代人太多种赚钱方式,有人处处发现机会,喝着茶聊着天,把钱给赚了;而有人,终日惶恐不安,辛苦操劳,守着一份死工资到退休。人与人的差别,实在不是勤劳,实则是不同资源平台和眼界区别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