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混合现实相比,量子计算落地的时间要更加遥远,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可能要至少十年。
在经典计算机中,信息以比特(bit)形式存储,每个比特只有0或1一个状态。而量子计算机中,信息以量子比特(qubit)存储,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包括0和1两面,就像一枚旋转中的硬币,呈现正反两面。这使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完成两个比特才能完成的并行运算。当系统中有N个量子比特时,其算力成指数级增长,可以用来破解世界上的大多数密码、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等。
201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普雷斯基尔(John Preskill)表示,当人类可以操控超过50个量子比特时,这台量子计算机的算力将超过当时最好的超级计算机。
目前,IBM、谷歌、英特尔、微软和阿里等都在研发量子芯片,试图打破摩尔定律的天花板。但谷歌、IBM等采用的是超导方案,核心部件需要置于比太空还要寒冷的极低温密闭环境中。微软是惟一采用“拓扑量子位”方案的企业,这需要找到一种神秘的“天使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
两种方案各有千秋。谷歌、IBM等的方案已经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从2017年开始,不断有原型机、量子芯片等新闻出现。但其使用的量子比特极易受外界干扰,而且当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出错概率也会增加。微软方案的难度在于,天使粒子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80多年,如何发现和操纵它们依然是难题。但理论上,基于这种粒子建造的量子计算机抗干扰的能力更强,大规模量产的潜力也更大。
“你可以用砖块或木头去造一间房屋,但建不了高楼大厦。我们的量子比特像钢铁一样稳定,才能造出摩天大楼。”微软量子计算首席研究员Leo Kouwenhoven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