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医院做了复查,医生说情况还是不太稳定,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听到医生的话,我并没有多惊讶,最近一个月来,确实是状态不太好。经常性的情绪起伏反复。很讨厌情绪不稳定的自己,跟个小气球一样,随时可能爆炸,但是又找不到方法,除了吃药可以暂时缓解一下,自己也没有别的办法。
顺道去看了母亲,因为不想老人家担心,最近便很少去探望,让一位70岁的老人家还时常挂念,想必是很让人心酸的事情。午后和母亲闲聊起来,就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我只是静静在听,也不言语。母亲毕竟是最懂孩子的人啊。也没有在意,只是依旧缓缓的念叨。
吹着初秋的微风,和母亲就这样就静静地坐在树下的长椅,如同回到了孩童时光一样,惬意的让人沉醉。母亲念叨着家长里短说起来了,偶然提起了以前家里养过的一只老猫——虎子。
思绪也仿佛随着母亲的念叨,回到了从前,虎子在家里生活了13年,最后在一次外出,就再也没有回来,就这样静默的消失在了我的记忆当中。
虎子是我捡来的,还记得第一次是见到虎子的场景,初中一天放学回家途中,一个小小的狸花猫,一直随着我回家的脚步,保持距离的跟着。不远不近,也不做声,我也没有在意,手中的小说让我完全忽视掉了这个尾随的小家伙。直到走到了家门口,才发现这小家伙就蹲在我不远的地方,一双大眼睛,盯着我。母亲正好下楼,看到了虎子,开心了起来,说这么干净的小猫,可能是谁家的小猫跑了出来。母亲就去拿了一根小小的火腿,虎子闻到了香味,似乎对母亲消除戒备。边吃边蹭着母亲的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母亲也似乎格外的开心:“先养着吧,太小了,在外边活不久的,等有人寻它,再跟人家送回去就是了。”
于是,虎子就这样成为了我们家众多猫咪中的一员。母亲是爱养猫的,家中养着很多猫的。唯独虎子独得母亲的宠爱,少年时代,家里还比较拮据,母亲却总是偏心的会留一些好吃的东西给虎子。所谓的有人寻它,也就再也没有发生了。
人人都说岁月不饶人,何况是猫呢。年迈的虎子最后已经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了,是啊,十三岁的年纪,按照人来说,也是个八九十岁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原本在小区内叱咤风云,雄居于小区猫咪社会的顶级大佬,此时也丧失了它往日的风采。终日的只是安静的呆在家里,懒懒的晒着太阳,原本光滑的毛发也显得暗淡无光了,也不大吃喝。母亲似乎也感觉到了虎子的时日不多了,给他缝了厚厚软软的垫子,每天都买些虎子最爱吃的东西,精心的照顾着,希望在它最后的时光里能尽量的舒服一些。
虎子消失后,母亲也难过了一段时间,母亲总说,虎子是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不愿意死在家里,所以就跑了出去,找个地方,不想弄脏家里。猫咪似乎都有这个习性,他们对自己生命的归宿有着独特的方式,即使是家养的猫,最终也是选择离家而去,寻一他人不见之处,躲起来,安静的等待着最后属于它的命运。也许这种生灵,给人们阐述了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如何面对人生的大事,生与死。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死亡这个问题,从来都是恐惧的,以至于我们的文化中,对于跟死亡相关的事物都是尽量的敬而远之,比如殡葬行业的从业者,大家会觉得晦气,甚至手机号码,车牌号,如果有4,都会让人心有不满。可能在长达十数年的漫长治病的过程中,对于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困惑了。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是无法逃脱的,不论你是秦皇汉武,还是平头百姓,最后不过都是归于黄土化为尘埃。只是早晚得事情,早也好,晚也罢,不过殊途同归罢了。
想想虎子对待死亡的方式,确实让人有些许的震撼。死亡不过就是通往下一个路程的开始,哭哭啼啼,恋恋不舍又有何用,何不转身拂袖而去,干净利索。不留痕迹,走了,就是走了,世间任何的方式都无法去改变这个事实。何不洒脱一点,纵然世间美好,鸟语莺歌,时间到了,自然这些东西也就散了。
“人都会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这么大个人了,会自己照顾好自己,你也不要担心我。人嘛,不就是有来的,就有去的,什么事情别都别往心里去,别担心我,没事的。”母亲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情绪。缓缓的从长椅上站了起来,慢慢的走向家的方向。望着母亲的背影,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是啊,任谁都无法避免的结果,尘世中的所有焦虑,想通了,也就如鸿毛一般,在心头没有那么大的重量了。殊途同归,终不过是时间长河里的一粒微尘。
———洛忆安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