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是带有两面性的。
这两天看书,看的是关于「共情」方面的文章,刚开始看到的,大部分书籍都是提倡「共情」,说这种能力多么的好,能带来善良和温暖,应该鼓励共情。
就在昨天晚上,突然翻看到一本「摆脱共情」的书,让我很是好奇,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
原来,书中说,共情分为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
情绪共情,其实是用你认为的他人视角去体验他人生活。这种广为大众所倡导的,是作者所批判的。因为情绪共情,会导致一种共情泛滥,导致公众凭直觉做出判断,进而引发不公平的结果。
相反,作者更加倡导的是认知共情,即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理解并帮助他人。
作者的这种观点,我很认同,颠覆了我以往对「共情」的认知。认同归认同,只是这种认知共情,它要求人通过理性思考,判断,再做出决策,这完全是反人性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到绝对理性。
人的情绪具有传染性,导致群体共情泛滥。
《乌合之众》里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当我们身处群体之中,我们的个性将不再显现,取而代之的是群体的共同观念。在这种群体效应下,共情就会带来危害。
比如,纳粹党的领导者希特勒,他最擅长的就是鼓舞群体产生情绪共情,最终让民众形成「可怕」的共识,近乎疯狂拥护希特勒及其政党。
所以说,情绪共情不是越多越好,群体性的盲目共情,甚至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共情太强,会让人不开心?
书中有一个概念,叫过度共享,即对他人过度关心,把他人的需要置于自己的需求之上。
这种「过度共享」对人对己都有很多危害。
说到这个概念,我就突然想到我妈,她就是一个「过度共享」的人,每次和她相处时,压力都非常大,因为她会随时观察我的面部表情,我只要显露一点不开心,她就会异常紧张,各种询问。然后,每次都被她问的踹不过气。
过度的关注,一度让我非常困扰,同时也让她感觉失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环境,大家普遍都倡导提高共情力,这是很好的社会共识,因为共情能够带来善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要以提高民众以理性回归的角度去共情,这是任重而道远的。
共情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理性地去利用它行善,也要避免它带来的消极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