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意志力”。
意志力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
实际上,自控只是一时的行为,而力不从心和失控却是常态。本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了解意志力运作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从而达到提高控制自己能力的目的。
其次,要了解如何提高“自控力”
关于如何提高自控力的问题,作者认为要提高自控力,最有效的方法在于弄清楚自己如何失控,以及为何失控。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最后,我们要了解如何运用本书。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运用这本书。
一是从概念层面,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意志力在生活中的运作方式。
二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作者提供了一些意志力实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来尝试这些实际策略,慢慢吸收并不断反思。
知行合一,才是最好的阅读姿势。
意志力的本质
意志力就是要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
我要做
今日事今日毕,包括我想要的,做了之后对生活有好处的,但因为拖延而没有做的事情。即使并非心甘情愿,意志力也会逼迫你去完成。这是每个拖延症患者所欠缺的力量。
我不要
这意味着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顽固习惯或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说不”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抵制诱惑,抵制来自于香烟、清仓甩卖甚至是约不约的诱惑。“我不要”正是这样傲娇的存在,给予我们“说不”的力量。
我想要
我想要”是来自自己内心深处在声音,是不需要逼迫、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这个挑战囊括我们想要集中精力完成的长远目标,以及当下最有可能妨碍目标实现的渴望。
要提升意志力、自控力,除了要学会驾驭这三种力量之外,还需要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的情境下,要能够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别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为了主要矛盾而暂时放掉次要矛盾,为了长远目标而牺牲眼前利益。
意志力的神经学原理
意志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外来物,而是与大脑前额皮质密切相关。前额皮质位于额头和眼睛后的神经区,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罗伯特·萨博斯基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
另一个角度来看,是自控力的生理基础,让我们的“自控力提高之旅”成为可能。自控力的生理基础决定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改造它。我们大脑中的前额皮质,其实就像肌肉一样,大脑只有多加训练,才能拥有更好的控制自我的能力。
两个自我导致的问题
人类除了拥有自控力外,还具有自我意识——即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做此事的原因。
其实是我们生活中很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多数情况下,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选择行为,而是在无意识地进行选择。比如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走路先迈哪一只脚等,这些日常琐事都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决定其实都是受到原始本能的驱使。
两个自我即理智的自我和冲动的自我。
一个是深谋远虑的自我,它是一个自控系统,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what we should do),这样的自我所做的选择是理智、有远见的。
另一个是喜欢享乐、信奉生命苦短应该及时行乐的自我,这样的自我所做的选择大多都是趋利避害的。
意志力挑战就是两种自我的对抗,是原始本能和自控系统之间的抗衡。在这种一抗衡中,一方会打败另一方,决定放弃的一方并没有错,只是双方觉得重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剖析两个自我,在意志力挑战中学会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一味反抗。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在何种时刻需要意志力的出场,意识到此刻自己正在做出选择,认识到自己的种种冲动(比如暴饮暴食的冲动,熬夜的冲动,想骂客户的冲动等等)。认识自己,这就是意志力的第一法则。
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通过加强大脑训练,可以达到增强意志力的目的。比如,通过布满“陷阱”的方式(在抽屉里放包香烟、在跑步机旁放一袋薯片等)训练自己克服欲望的冲动;通过冥想的方式提升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服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
我们并不需要像出家人一样花上大半辈子打坐冥想,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冥想训练,增多大脑中的灰质、提升自我意识,让更多的血液流进前额皮质,像训练时让更多的血液流进肌肉一样。另外,冥想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不要太分心,不要忘了最初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