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校长的《家庭教育指南》中提出了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这十条原则,可以说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基础。
原则1: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现在有些父母,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得很满,没有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这是今天父母生活的常态。但是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优秀的家庭教育,是在和孩子的共同活动当中,你有意无意对他产生的影响。
无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坦露真实的自己。这时候,教育不仅会自然发生,而且效果极其明显。
你可以每天和孩子共进早餐、晚餐,或者在睡前进行15分钟的亲子共读。还可以和孩子下棋、打牌,玩一些家庭游戏。如果平时实在没有时间,你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原则2: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线。什么是底线呢?就是必须遵守的纪律。
每个年龄段需要设置不同的底线。
你可以在每年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和孩子商量并且确定下一阶段的底线要求及采取哪些惩戒措施。并且充分地向他说明理由。
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再过多地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可以把这些底线内容写下来,甚至打印出来,一式两份,一份贴在孩子的房间,一份贴在所有家庭成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原则3: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做父母的,真正需要的,不是“赢”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原则4: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比如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那以后只要出门,就一定要带一个小书包,里面装上孩子最近最喜欢的书。出门之后,至于看不看,不重要。让孩子时时刻刻知道,我即使出门了,我这个人后面的小书包里,是有一本我最近喜爱的书的。
原则5: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比如,让孩子整理房间,最好给他一个需要整理的物品清单,并教他操作方法。再比如,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可以循序渐进,先给孩子买一些“桥梁性的书”,就是插画版的文字书,可以帮助孩子提升阅读水平。
原则6: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当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可以表扬的优点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问题。
反思是帮助孩子对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因,找到改进的方法。每一次鼓励或者反思,都要谨记对事不对人。
原则7: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能够影响世界的重要能力,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咱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激励自己,并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
原则8: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孩子之所以会犯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资源做更有意义的事。
比如,你希望孩子爱运动,那就给他买一些简易的体育运动器械,甚至把家里的客厅变成一个乒乓球场地,吸引孩子和同伴一起来玩耍。如果你希望孩子爱读书,可以多带孩子去书店,也可以带孩子定期一起浏览图书网站,一起商讨购书计划。
原则9: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孩子往往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孩子和老师关系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注意不要把老师指出的问题直接传递给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负面情绪。
原则10: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如果发生了冲突,你越是焦躁、恼怒地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越强烈。你首先要冷静下来,再来处理孩子的情绪。
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让他尽情地倾诉或者大哭,或者让他静思,通过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音乐、深呼吸等等方式来缓解。
先让情绪平息。平息之后呢,再跟孩子交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