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妈咳血了。
昨晚,独居的她折腾了大半夜,那一声紧似一声的咳嗽从两室一厅的房里传出来,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清晰。
她没有在意,心想:这两天贪凉,少穿了一件外衣,引发了突如其来的感冒咳嗽。不打紧,吃点儿药、消了炎就过去了。
只是这咳嗽声有点儿扰民,她怀疑它们已经穿透了厚厚的墙壁,把楼上楼下的邻居少得够呛。她越想止住咳嗽,就越是停不下来,总有种抑制不住的刺痒感从喉咙里一阵阵向上翻涌,咳得她嗓子干涩,脸色涨红,直到深夜两点多才沉沉睡去。
早上起床,一转脸,发现床头痰盂里的液体中夹杂着一丝丝鲜红色的血液,她心里咯噔一下,本以为昨晚只是干咳,咳到不舒服时就吐上几口,难不成还咳出了血?
王大妈不淡定了。该不会得了什么重病吧?
一个月前,老伴刚走。
他今年七十五岁,比她年长两岁,按理说这岁数还能潇洒地再过几年好日子,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说走就走了。
她觉得他走得很“冤”。
其实,他也没啥大毛病,平时除了因为脑梗犯点儿小糊涂,身体倒是很康健,这次突然离世的原因竟是感冒诱发了持续高烧,在医院一住就是二十多天,烧了又退,退了再烧,反反复复。发展到后面,持续高烧又导致了心衰。毕竟七十多岁了,禁不起折腾,老伴最后撇下她,走了。
一想起这事,王大妈就觉得糟心。若真是得了胃癌、肺癌、肝癌、胰腺癌之类的不治之症倒也罢了,可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却要了他的性命。
看来,再小的病也有一病呜呼的可能,再重的病也有起死回生的概率。不管大病小病,都得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就像毛主席说得那样,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对她而言,疾病就是敌人。这是她从老伴的遭遇中得出的结论。
她咳血了,这可不是个小事儿!一瞬间,影视剧中出现的咳血片断迅速在脑中回放着,越想越觉得事态严重,她立刻给儿子郑则和女儿郑如打了电话。
儿子郑则一听,马上紧张起来,还没到下班时间就匆忙赶回来了。咳血这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可能是肺结核、肺肿瘤,往小了说,可能是支气管破、肺部炎症等。不管是大是小,都容不得耽误。老爷子才刚走,必须把老母亲照顾好,这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儿子、女儿前后脚进了门。王大妈郑重其事地端着痰盂给他们观瞧。
两人都是门外汉,自然看不出名堂来,只觉得事态比较严重。
郑则紧锁眉头,张口就劝:“妈,您这都咳出血来了,肯定是肺上出了问题,咱得抓紧去医院看看,宜早不宜迟!”
郑如一向没有主见,附和着说:“是啊,不行咱现在就去医院吧,反正我已经请了假。”
说完,兄妹俩眼巴巴地望着老太太。按照往常的做派,她最怕闻溢满医院的药水味,也最怕麻烦儿女们,一听说去医院准得坚决拒绝,任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她也只一副视死如归、岿然不动的表情。
两人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次说什么也不能由着母亲的性子,不管费多少口舌也要说服她,就是架也要把她架去医院。
出乎意料地,王大妈居然没有抗拒,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问,只爽快地说:“去医院就去医院吧,检查一下也放心些!”
郑则努力把自己的小眼睛睁了又睁,脸上写满了意外,这么轻易就同意了?老母亲性情大变啊!他原本准备了一箩筐废话,居然一句都没有用上。
郑如同样没能掩住脸上的惊喜:“妈,这么说您同意啦?”
“瞧你说的,有病不去医院去哪儿啊,我吃的是五谷杂粮,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王大妈佯装生气地白了她一眼。
简单收拾了一下,兄妹二人就带着母亲直奔医院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