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用2小时整理了爸爸的茶叶柜。
第一步,清空。
妈妈说,早就想帮他整理了,爸爸总说自己来。我现在知道了,整理这件事情需要有一定的心力支持。这半年爸爸哪有整理的心力哟。这和检视自己心灵家当是一样的道理,心力不足时根本下不了手。
第二步,分类。

各种茶品,以及与喝茶相关、次相关,甚至随手放置的杂物,一览无余。
第三步,筛选。
清理少量过期茶叶、2个保温杯盒子、近10个空茶叶罐。
杂物,如小勺子,收进厨房相关空间。
第四步,定位。
柜体最上层,放置茶叶。
第二层,放置闲置茶具及未开封茶叶。这两层爸爸使用多一些,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第三层,暂时存放几个茶壶、一套功夫茶茶具等。它们的最终位置是饭厅的酒柜,减少酒瓶放茶壶,提醒爸爸少喝酒。
底层,保温杯/壶存放处。有的未启封,有的已用过。用过的,有的是特殊时期需要,有的是被遗弃的。哎,人的消费能力本来很有限,奈何要囤那么多!
饼干也放在这里。偶尔爸爸饿了会手抖,饼干基本上用在这种情况下。
第五步,收纳。
这个柜子不打算购买收纳体,原来妈妈用各种盒子来分类存放,盒子尚结实、干净,可以继续使用。
最上层,饼茶在左,散茶在右。未开封在内,已开封、最近常喝的在外。
第二层,左侧用盒子收纳闲置茶具;右侧竖立式收纳未开封袋装茶、空置茶叶罐(方便分茶)。
第三层,暂存区。
底层,用盒子收纳。


第六步,维持。暂时没有贴标签,待其它储物柜整理后再确定。提醒爸爸,近期不要自己买茶叶了,把家里的茶叶消耗消耗。

感悟:
除了买菜做饭、看手机,这个柜子就是爸爸日常生活的缩影。早晨或下午起床,喝茶醒觉;买菜回来,喝茶小憩;饭后,喝茶化食;晚间,喝足后休息。
爸爸是客家人,喜欢喝茶。客家人茶余饭后,喜欢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不过这个习俗并没有在我们家里落地。大概…因为…种种原因。
遇到同好人,也会聊一下茶文化。对茶具并没有太讲究,不过有几把小壶。但是现在用的都是简易的茶具,比如同心杯等。毕竟家里真正喝茶的人只有他。
年轻时的爸爸是个兴趣广泛的人,能文能武,还会做木工电工。不过拼搏的中年,还是把爸爸的生活情趣消磨殆尽,现如今,唯有喝茶是他仅存的爱好了。
当文化仅仅成为一种兴趣,而没有成为生命品质的支柱之一时,文化的浓度便会随时间流逝而被稀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