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圈里人可能都知道黑客、骇客和极客。黑客是破坏分子,骇客是霸权不讲理,极客则是高人在野。回想起我求学、打工的年代,舆论界口中的这三种人是一般技术人员不得不仰视的、卓而超凡的。连一些标准的优秀程序员,在被介绍时也要让人觉得像是这三种人的一员。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点与当时的极客有关的话题。
话题一:超频。
超频这个话题是从Intel80486芯片开始的。Intel公司在486芯片上使用了不少创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引入了MMX指令集,支持百兆以上容量的大硬盘,支持1兆以上系统缓存,支持16兆以上动态内存,支持PCI总线结构(主要是提高了显卡性能)。而486CPU又以型号众多著称:虽然486都是真32位芯片,取消了386时代的16位地址线的假32位芯片设计;但是,统一了管脚数的486芯片,却引入了倍频和四倍频技术。x86系列CPU常用的基频有三种:20MHz、25MHz、33MHz。倍频芯片有:40MHz、50MHz、66MHz。四倍频芯片:80MHz、100MHz、133MHz。于是,从频点上分就有了九种规格的486芯片,再加上不同厂家的产品,于是486CPU市场变得非常混乱。而主板厂家则设计了通过跳线支持不同主频芯片的产品。这就导致了超频的产生。
实际上,倍频技术是指:在CPU中加入倍频电路,使CPU工作在高于外部总线频点的技术。后来又使用了四倍频技术,意思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是倍频还是四倍频芯片,主板频点都是按基频频点设计的。
不同的基频频点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芯片频点的选择与其基础设计和应用领域有关,还与整个电路的充放电时间有关。所以,厂家对频点的选择是非常慎重、仔细的。
超频会导致电路放电不完全的情况下工作。相当于,老师写满黑板后,没有擦黑板就继续在上面写板书。所以,超频通常会导致芯片无法正常工作,严重的还会烧毁芯片。
当然,超频是当时发烧友的最爱,也是技术水平高的标志。
话题二:Windows上应用软件启动、装载加速问题。
都知道,行业中有很多技术人员和用户抱怨Windows上软件启动速度慢,加载软件时耗时较长,甚至有可能失败。
于是,许多技术高手专注于此问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后来,微软倾听意见,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努力改进。最后的结果是,这个问题不谈了。
其实,对于系统来说,软件装载运行是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很难更快一些。然而,人们关注的是对启动速度的感觉,而不是启动消耗的时间。所以,微软的工程师通过,在启动之前先装载并显示一张图片的方式,得到了群众的原谅。当然,这么做会稍微延长一点装载时间,却改善了用户体验。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改善启动时间来提升市场表现的程序员,我的忠告是:1.真正需要使用你的软件的用户是不会在意、每次使用前需要等五分钟的;2.使用系统厂商提供的开发环境研发产品,这样至少在装载与启动问题上你是不会吃亏的。3.莫名其妙的是,如果你的软件在行业中属于优秀产品,该软件的许多细节表现也会优秀,其中包括装载与启动。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