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庐陵,即今天的吉安。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发展至今,具有“古色,绿色,红色”之称。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更是吉安人根植于心并世代延续的基因,值得细细品读。
品绿色书香,做时代的开拓者
庐陵是人文渊源之地,出现过无数著名的诗人。从写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到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再到明朝著名的学者、主编了《永乐大典》的解缙,这片大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名贤。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欧阳修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少年时即能作诗赋文,但第三次才登科第。他意识到当时流行的文风有问题。于是便坚持不懈,倡导一种平易自然的风格。在他的带领下,古文运动也大获成功,不但结束了骈文长期以来的统治地位,也为以后的宋代诗词发展提供了全新方向。他的创新精神,从古流传至今。
如今的吉安人,为实现中国梦,不断与时俱进,刻苦钻研,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始终站在时代开拓的前沿。
读红色文化,做时代的奉献者
吉安,是星火燎原之地,当年,毛主席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红米饭、南瓜汤”,吃树根,穿草鞋。这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凭着坚定不移的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战胜了一批又一批敌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他们用鲜血染红大地,用生命换来光明,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先辈们的这种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庐陵人,他们学习先烈们的优良品德,无私地为吉安的建设奉献着。
赏古色美景,做时代的守护者
庐陵有说不完的历史,这里文化灿烂,有千年古窑——吉州窑、千年古铜——新干商代青铜器、千年古书院——白鹭洲书院、千年古刹——青原山净居寺、千年古村——渼陂和钓源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一栋栋明清建筑,一个个雅韵诗声、古意悠悠的庐陵名村,像时间老人不经意洒落在庐陵大地上的瑰宝。北宋时,苏东坡从被流放的海南经赣州北归,游览庐陵古后河时感叹:“此地风光半苏州”。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徐霞客在《江右游日记》中写道:“饭毕,抵吉安郡。已过白鹭洲之西……是日雨丝丝不止,余人游城中,颇寥寂,出南门,见有大街濒江,直西属神冈山,十里阛闠,不减金阊也。”
如今的吉安发展突飞猛进,高楼拔地而起,马路又宽阔又平直。天蓝、水净、地美,是外地游人和客商一致对吉安的赞美。一代又一代的庐陵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做时代的守护者,为庐陵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习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是呀,文化强则家乡强。千里赣江奔流北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庐陵的未来的建设者,我们更应自觉弘扬庐陵文化,争做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国梦,建设更好的吉安献出自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