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二天的早上,便是本学期的第一节课了。虽说从教十几年,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紧张。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分别担任过班主任与任教语文学科之后,“该和学生说点什么,如何表达?”都成了我每个学期伊始走进教室前一晚久久不能入睡的困扰所在。
安全、卫生之类的主题我是不用考虑的。与我搭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自然会交代与强调。那我是反馈他们的假期作业情况还是激情昂扬地寄语新年期望?如果啥也不说就直接拿出书本的课堂又会是何模样?
胡思乱想中,脑海里闪现过学生们在假期里写的一篇篇作文与读书心得。那是我额外给他们布置的任务,也是我与他们期末考试前的约定。应他们自己的要求,我承诺:如果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数过了85的同学,就不用写学校统一订购的《寒假作业》。但阅读课外书籍一刻也不能停歇,假期里也要坚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然后以书面文字留下自己的阅读痕迹。
分享好书,走进新学期许是真的对他们还不够信任吧。虽然一直都在努力地引导、带领他们接触不同的书,也在抓住一切契机向他们推荐各种读物或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甚至默许他们在班上开展的有偿借书等。但一旦脱离了我的视线,我还真不敢保证他们会像在学校时那般沉迷阅读。但若是要像其他老师要求的那样,规定每个孩子每天固定读多少页,并得拍图发在班级圈,或者是由家长进行阅读打卡记录。我又感觉自己做不到,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来每天检查,另一方面也觉得容易给学生造成束缚之感。
就我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说,当一个人沉浸书籍时是无暇他顾的,光是思考就占据了所有的脑细胞。即使书读完了,情绪也不会立刻从中抽离出来,而是要回味良久。怎还记得拍照、发圈之类,除非特意为之。而一旦由家长来拍照,难免就会有人要拷问孩子阅读情况还美其名曰“检测效果”,于是便会听到“看了这么久,问你看出了什么,你咋啥都说不出呢?”之类的批评与指责。如此一来,孩子们的阅读信心反而受挫。热情无疑会降低许多。
所以,我选择了以写感受或心得的方式来让他们为一本书代言。实在写不出感受的同学,可以用自己的文字来复述全书的内容。既概括了这本书,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复盘了思维,一举两得。
有了!不如开学第一课就来展示他们的读书体会。念头突然冒出,自己都忍不住开心起来。一直紧张的情绪也轻松了些许。那接下来就是认真挑选他们的作品了。从《哈利波特》到《米小圈上学记》,从《小王子》到《马小跳系列》,还真没发现太多雷同。于是我选择了舒静雯的复述《爱的教育》、朱美璇的复述《小王子》、邱晓颖的复述《简爱》以及邹紫涵的复述《没头脑和不高兴》。也算是古今中外名著齐全了吧。
走进教室,一个个果真在兴奋地交谈着。“昨天,老师认真地读了大家的读书复述与心得。本学期的第一天,我想请一些同学上台来进行好书分享。有人自告奋勇吗?”台下瞬间鸦雀无声,没一个人举手。“那好,那我就来根据大家读的书进行安排了。”然后,我念出了之前挑选好的四位同学的名字。
一脸惊讶的邱晓颖首先叫起来“老师,我不敢!”“老师,我都没准备啊!”朱美璇也嘀咕着。确实,这突如其来的,论谁谁都会有几分怯场,既无任何先兆,也没有特意提前告知,开学第一天就让人上台分享,估计也只有我这样的老师会有如此举动。“没有关系,如果有同学代读也行。”我依然淡定而又坚定。
于是,一切迎刃而解。熊钰莹主动要求第一个上台朗读了邱晓颖的《简爱》一书的复述。掌声中,邱晓颖似乎找到了感觉,也找回了自信。也举起手来说要代替邹紫涵读她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正合邹紫涵的意。因为邹紫涵正害羞得不敢挪动身子。随后,舒静雯与朱美璇都大大方方地上台读了自己写的文字。
我和其他同学都沉浸在她们的分享中,好似自己也曾读过了这本书。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分享,让一本本书走进了更多同学的世界里。“你们可以互相交换借阅这些好书!”分别点评完她们各自的分享后,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老师,我已经看过了《小王子》!我也写了读后感。”正在这时,平日难得发声的吴宇漠开口了,脸色微红,可见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我立马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接过他手中举起的作文本,大声读了起来。然后又对比了他的文字与朱美璇的异同。随后组织了对这本书的讨论。《小王子》其实是写给每一个成人的儿童文学读物。
好书分享结束,不得不说,我是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目标吗?学语文就是要——”“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下面一阵齐呼,人人状态恰好。我朝着他们竖起自己的大拇指:“下面,就请大家拿出语文书,我们开始上课。”
窸窸窣窣的翻书声中,新的学期正式拉开了帷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