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趣味语文——黄鹤楼的传说

趣味语文——黄鹤楼的传说

作者: 世界文化艺术博览 | 来源:发表于2022-05-24 07:00 被阅读0次

                    黄鹤楼 (唐代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诗歌的前两句提到的黄鹤楼,座楼在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它气势雄伟、景色壮丽,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它的由来,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呢!

      相传古时候,游客都喜欢登上黄鹄矶关上江面风光。有个姓辛的寡妇见这里好做生意,就开了家酒店。因为酒店面临大江,能够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风景,所以来这里的游客都要到此歇息。辛氏见生意十分兴隆,非常高兴。有一天,有个老头走进酒店对她说:“贫僧饥寒交迫,却身无分文,请施舍给我一顿好酒菜吧!”辛氏看他衣衫褴褛十分可怜,就端上酒菜招待他。这个老头也不客气,把一桌子的酒菜一扫而光。吃完后,他抹抹嘴,招呼也不打就走了。以后,这个老头每天都来,每来一次必然大吃大喝,然后扬长而去。辛氏也习以为常,从不和他计较。

      一个月后,这个老头对辛氏说:“我要到远方云游去了,这些日子一直承蒙你的照顾,我不能不感谢你。”说完,老头拿起一块橘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他指着仙鹤对辛氏说:“我把它送给你,以后它就按照你的吩咐跳舞、唱歌,招徕顾客。”然后,老头又朝屋子后的水井一指,说:“那里的水也要变成酒,将取之不尽。”辛氏半信半疑,正要拜谢,老头忽然不见了踪影。

      辛氏试着用手朝墙上的黄鹤招了几下。黄鹤果然点点头、眨眨眼,轻轻扇动双翅飘落到门外的平地上,翩翩起舞。辛氏再去看那水井,果真冲出扑鼻的香气,令人欲醉。从此以后,来黄鹄矶上看新鲜的人每天都是人山人海,辛氏酒家的门坎快被踩断了,她的生意越来越好。

      起初,辛氏还没有忘记老头的恩德。时间一长,他越来越贪心,逐渐把老头丢在了脑后。这天,老头重返辛氏酒店,宾主重逢,寒暄一番。可是,自始至终,辛氏都不提给她带来幸福的黄鹤和酒井。老头忍不住问:“你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辛氏如梦初醒,赶紧说:“小店的生意还可以,可惜那井里只出酒不出糟,不能使我再养些猪多赚些钱。”老头听了后仰天大笑,然后招招手,唤下墙上的黄鹤,骑上去说:“这里不宜久留,我们还是回去吧!”黄鹤点点头,立刻展开双翅,冲向云霄。

      辛氏叫苦不迭,再看那井,又还原为水了。她垂头丧气回到店里,只见墙上出现四行大字:“行善为图报,贪心比天高,得寸又进尺,有酒还要糟。”辛氏羞愧难当,决定痛改前非。她用尽全部家产,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高楼,供游人登矶赏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那位神仙和黄鹤,就把这座高楼取名为“黄鹤楼”。

相关文章

  • 趣味语文——黄鹤楼的传说

    黄鹤楼 (唐代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

  • 语文趣味

  • 趣味语文——足下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避难外逃19年,随他的人对他都很忠诚。有次他想吃肉,然而在那荒郊野外,哪来肉呢?有个...

  • 语文的教学艺术

    语文的教学艺术语文课首先是一种有趣味的播种行为!要给学生播种语文学习的趣味,那教师就要重新审视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

  • 《黄鹤楼》教学反思

    昨天只上了一首唐诗,速度有点慢,今天打算上两篇《黄鹤楼》《使至塞上》,我的课堂设计《黄鹤楼》:一,兴趣导入,用传说...

  • 趣味语文——考官的评语

    从前有一个秀才去参加考试,由于他平时不用心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很差,考试时,对“而”字用得既长又很不恰当。考官...

  • 一图秒解李崔之黄鹤楼凤凰台

    读崔颢《黄鹤楼》,自然而然会想到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这里面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李白和杜甫登上黄鹤楼时,诗兴大...

  • 趣味语文——说“言”

    说“言” 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精炼著名的话叫格言...

  • 趣味语文——说“信”

    说“信 确实地相信叫确信 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

  • 趣味语文——王安石签字

    北宋宰相王安石,由于他性急,在处理日常公文函件的签名上,留下一段佳话。 依照唐朝旧例,宋人在公私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味语文——黄鹤楼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qr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