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这个课的教材的下册通论部分。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通论部分的“虚词”这个内容。我们古代汉语,我们在第一次课的时候跟大家提到过,古代汉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文本。所以,那个课文是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通论》呢?
这是因为,我们现代的科学的方法,要求我们不仅能够有对于某一个语言的学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而且要上升到一个理论,我们不能够只会我们学过那几篇课文,我们要能够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比如,某一个虚词,他在文言文当中都有哪些用法,对于这些用法,我们怎样来进行分辨?
这些只能在通论来解决。他不可能在一篇课文里面某一个虚词,它所有的用法都出现。这种情况很少的。
所以,我们通论的课,是我们文选课的一个总结归纳的课。这是我们为什么要专门给大家讲通论。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通论课,包括哪些内容?
这一门课程的通论主要包括:
第一个语法,语法里面分成虚词、实词、句子三个大的内容。
第二个是文字,包括文字的产生、流变、文字的结构,包括我们古人对于汉字结构分析的“六书”,这样的理论、这种内容。当然这个是解决的是汉字的形体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内容,词汇。包括古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它的引申,包括同义词的辨析,包括解释词义的方法等等。
第四个方面是音韵。音韵,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古代汉语语音,它的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声母、韵部、词汇这三方面内容,也包括通过声音来解释义这些内容。
文字、音韵、词汇,这三方面的内容,跟我们国家传统语言学,叫作“小学”,他的文字音韵训诂大体相当。
第五个,就是有关的古代文化的常识。古代典章制度,古代的名目,工具书,文体,古书注释的相关知识等等。所以,我们这个教材把它放到其他章节里面来讲。
这五个方面都不可忽视,都是我们学好古代汉语的一个必经之路。
这是第二个问题,我们通论里面要讲哪些内容。
今天我们就讲通论的第一部分,就是虚词。
在教材的下册334页开始讲这个问题。任何一篇文言文当中,都会出现不少数量的虚词,一个虚词往往又不止一种用法。这就是说,第一,虚词在文言文里面用的多;第二用法灵活。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比较清楚的把握了解,每个虚词的语法作用,我们就不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关系,从而,我们也就不能够准确的理解文献的语义。
也就是说,虚词在我们阅读文献的时候,它的作用很大。
什么是虚词呢?
虚词,就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能够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这样的一个词类,这样的一类词。
我们这个教材,它的体系从把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这五种词类,都归结为虚词来讲,这个跟我们现代汉语里面的分类不完全一样。
现代汉语里面,通常是把代词和副词,作为实词来分析;而我们古代汉语的语法研究,传统是把这两个词放在虚词里面,我们这个教材也适用在采用的系统。
五种词类的它的语法特点,我们在现代汉语里面都接触过。所以,我们不准备按照这个词的类别的划分,说有多少个代词,每个代词有多少个语气词,不是这样。
我们是按照教材的编写的方法,是以某一个字,作为一个纲,来分析虚词的作用。
一个字,我们姑且叫它虚字了。虚词,相对于这个字的一个形体来说,这个字形,它所代表的可能是几种词,它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连词,可能是代词,还可能是语气词。
所以,这要说明一下,我们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讲。
这个讲法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在遇到文献当中的虚词的时候,我们首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虚词是属于古汉语的整个的虚词的体系的是哪个词类,然后再说什么。不是这样,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文献当中出现的这个虚词,在这当什么用,我们要解决实际的问题。
就是这个词,虚词的一个用法,具体用法的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
相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汉语有多少个词,虚词的词汇,每种词之类,比如说,代词里面又包含多少来说,这个知识来说,它更为重要的是,你会分析某个具体语言环境当中的某个虚词的具体用法。
所以,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入手,来一起跟大家一起学习虚词的有关知识。
学习掌握古代汉语的虚词,要抓住三个要点,在教材的335页上有介绍。
第一个要点,遇到一个虚词,要能够确切的分辨出它的词性,它是代词还是连词还是介词,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它。
第二,要能够掌握,并且会分析虚词,它在句子当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也就是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如果是连词,它连接的是什么逻辑关系。
为什么一定要分析它的语法作用呢?
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虚词它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主要的一个作用,就在于组织句子当中的其他的一些实词来完成句子,因此,语法作用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所以,我们要会分析,具体怎么分析,我们一个个的来说。
第三个方面,要能够对于文言当中的虚词,做出恰当的准确的现代汉语的翻译,也就是说,某一个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词。
我们这个教材刚才讲到是三个要点,我们这个教材重点介绍了19个虚词,当然后面还有附带的一些不是特别作为重点介绍,这19个句子可以分成四组。
第一组是:之、其、是、或、莫、者、所,为一组,主要作代词。
作为一个虚字,它可能用到的词性,可能是比如说,“之”还是连词,“其”还作语气词,但是,他们最主要的是作代词。所以,我们把它放在一组。
第二组是:于、以、为、与、诸、焉,为一组,主要作介词。跟第一组有区别了。
第三组是:而和则,为一组,主要作连词。
当然也还有其他的,比如说,代词代语气时的副词的用法,但最重要的是作连词。
第四组是:也、矣、乎、哉,为一组。这一组主要是用来做语气词。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十九个词,分成四个大块,四大块内部它们这些词之间,有什么样共同点和区别,我们再加以分解,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掌握具体的某一个虚词的用法的同时,对于古代汉语虚词的概貌,有一个完整的大的宏观上的把握。
好,我们现在就分组来看一看。
这四组,由于第四组是语气词比较简单。所以,我们重要的重点,给大家讲一下前面三组的虚词的用法。
先看第一组,第一组是,“之、其、是、或、莫、者、所”。
这七个词,它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组。
第一组,知、其、是。他们主要都是作指示代词。
第二组,或和莫,这两个都是叫作无定代词。
第三组,“者”和“所”,这是特殊代词。
好,我们先看第一小组的“之”和“其”,“之”在教材的335页开始讲这个词,“之”它原来是动词,是作前往这个意思讲。
从字形上看,它就是一只脚,这样的形象,也就是到什么地方去。
我们在《贾谊论》里面学到过,“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将之荆”的“之”,就是准备前往楚国,“之”就是前往的意思,到什么地方去。
从动词这个意义,虚化演变而成为代词和连词。我们分别看这两种主要的虚词的用法。
我们说,“之”是动词“将之”,也就是说,它含有动词的用法,我们现在要讲的是虚词。所以,我们重点分析的是他的代词和连词用法,动词我们就不去过多的涉及。
先看代词“之”。
首先,请大家注意,我们分析一个代词,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以后我们作练习也好,包括我们这个课程结束了,会给大家有一个考察考核,考试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会请大家来分析具体的某一个虚词,它的用法。如果它是个代词,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我们要指出它的词性。比如说,《诗经》中的:“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的“之”,这是一个代词,这是第一步。
第二是它的指代对象、称代对象,比如说,我们学过的教材上的例子,调查336页的第一个例子,“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这个“之”就指代的是张廷尉被人们称赞。
第三个,“之”这个代词在句子当中充当什么成分,也就是它的语法作用是什么。
第四个,“之”这个代词如何进行翻译。
所以,要把握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个代词。
好,下面我们具体来说一下代词“之”的有关问题。我们给大家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代词“之”它的作用,也就是它的语法功能。
代词“之”的作用,它的称代作用,大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就是第三人称。但是,跟“他、她、它”又有区别,这是我们学习“之”,特别要注意的地方。“之”跟现在汉语的“他、她、它”,有相类似的地方,但是,又有区别的地方。
作为代词“之”,它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两个。
第一个是作宾语,包括作动词的宾语,也包括作介词的宾语。我们教材336页,第一个例子,“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这是动词的宾语。《柳子厚墓志铭》里面的“一时揭慕与之交”,这是介词的宾语,这是第三个例子。
代词“之”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作定语。
这是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之子于归”,就是那个女孩,之作子的定语,“子”在这当女孩讲。古代还有这个子可以兼指男女的,那个女孩,“归”是出嫁。
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左边是妇女,右边就是脚走路。所以,它是前往,跟走路有关,是回归。古人的观念,跟我们不一样,女孩在娘家的时候那是临时的,嫁到婆家才叫回去,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叫之子于归,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出嫁。
现代汉语的当中,“他”不能够作直接的定语,他作定语一定要加上一个“的”结构助词,比如说,他的书,不能说他书,不能这样说。
他的家,他家就是他的家,他“的”通常是要通过“的”连接来做定语的。这个之,跟现代汉语的“它”,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给大家列了一个表,大家看一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之”它不作主语,只作宾语,有一部分作定语,那就是指示代词的句法功能。而“它”是,主语经常作的,宾语经常作的。定语是通过一个“的”结合才来做定语。从指代作用上看,“之”有指示作用,就是第二人称代词。
“之子于归”,教材中有这个例子,“之二虫又何之”,这两只鸟,它们知道什么呢,这是庄子里面的话,它可以作指示作用。从称代的对象上看,“之”称代的对象非常广泛,可以称代人、事、物。
而现代汉语的他,两个表人的他只能称代人,表述事物的它只能称代事和物,这也是它们的区别。
总结一下这个意思就是,“之”,在古代汉语里面经常是称在第三人称的,但是,它并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里面,有第一人称代词,比如说,吾、余、予、我;有第二人称代词,比如,女、汝、尔、若;但是,没有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
这个“之”,它可以指代第三人称,也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下,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但是,这种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这个例子,教材在337页上举了这些例子,也不是典型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指代上下文当中的人、事、物。
这是我们说的代词“之”的第一个问题。比如说,它的功用,主要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但有区别,也就是他主要作宾语,少数作定语。
第二个问题,代词“之”在古代汉语里面有一个特殊的用法,这就是他复指前置的宾语。
我们在《烛之武退秦师》里面见到过,“夫晋,何厌之有?”,“之”是复指何厌的,然后作“有”的宾语前置的。
就是那个晋,它有什么满足的呢?“之”指代的是何厌,这是第二个,应该注意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要说一下,“之”在具体文句当中的指代对象,它称代什么?指代什么?
这一点,也是我们学习“之”字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之”,它所指代的事物,通常情况下,在上下文里面都出现过。有的代人,有的代事,有的代物。
第一个方面就是,当“之”前面出现的人事物,不止一个的时候,我们就要仔细的分辨,来正确地判定这个“之”称代的到底是哪一个。
教材的338页有一个例子,第16个例子,这是大家很熟的《鸿门宴》这个例子,樊哙在外面等着的时候,《鸿门宴》,张良从里面出来告诉他,现在里面的情况很危急。项庄拔剑舞,在那舞剑,其意常在沛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是今天的词儿,咱们知道,樊哙就说了,“臣请入,与之同命”,我跟他同命,这有一个“之”。
这个“之”,在前面上文里面有“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有一个项庄,有一个沛公,到底“之”指在项庄还是沛公呢,有人认为,是指代项庄,那就是“与之同命”,跟他拼命。有人认为是指代沛公,与之同命,就是跟他共命运。哪一个对呢?
我们认为是与他“共命运”是对的。为什么?
这就要根据整个上下文来看,整个上下文看,《鸿门宴》上处于劣势的是谁?是刘邦。现在他是能够平息事端,那是最好。他不是要来挑起事端的,所以,他不要进去拼命,而是要跟自己的主人共命运。因此,是教材上有分析,应该指的是沛公。
这是一种情况,前面有几个人事物。
第二种情况,就是“之”离它所称代的对象比较远。
教材上。你看339页的第17个例子,339页第18个例子,都是“之”指代的对象离前面比较远。第17个例子是,“之”指代的是,前面说的那些“材竹鱼盐梓马牛”等等。
第18个例子,“之”是称赞前面说的那个字,“用胶泥刻字”,离这个“之”都是比较远的。我们在《贾谊论》里面也学到过,“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与之谋”中的“之”是“王猛”。“王猛”离这个之就远了,也能够找到它。
第三种情况,没有被称代的对象先行,“子”字称代的是它后面出现的一段话。这种情况是一种同位语。
教材上第19个例子,“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之”称代的,就是后面的这句话。
第四种情况,“之”它的称代对象在它的前后都没有出现,这时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断。
比如,教材第20个例子,“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自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这里面的这些“之”,是要他要对付的就是敌人。这是“之”的第三个大问题。
好,现在我们说“之“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之”字怎样翻译?
第一种情况,正常的翻译就是当“之”的指代对象是具体明确的时候,一种就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他她它”,或者就是翻译它所称在的那个人或者物的名称。
第二种情况,当指代“事”的时候,刚才说的是人和物的名称,它是有固定的名称可以翻出来“它”,当他指代“事”的时候就要具体译出来了,比如说,《烛之武退秦师》,有一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之”就是指的“阙秦利晋”这件事。
第三,如果是作指示代词用,“之子于归”,这种“之”要翻译成“这个”。
第四,有的时候,动宾之间是一个处置关系,翻译的时候要译成“把”字句。比如,《贾谊论》里面的,“夫绛侯卿过天子玺而授之文帝”,“授之文帝”就把他交给汉文帝,要翻译成“把”字句。
第五种情况,是不用翻译的,翻译不出来了。
这里面有这么三种情况,第一个已经虚化了。
我们一开始讲的例子,“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先之,后之”的“之”,相当于一个满足音节需要的衬字。所以,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不用翻译出来,就是准备前往楚国,先派冉有去,后派子夏去,就完了,这“之”就不用翻译。
第二,复指前置宾语的。刚才提到的“夫晋何厌之有”这个“之”,那个晋有什么满足的,这个“之”就会翻译出来。
第三种情况,宾语“之”跟主语是同一个事物。
因为主语已经有了,就不用再翻译了。“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城濮之战》)
老百姓的这种人心。“尽知之矣”的“之”,就是老百姓的心都知道了。不用专门都知道他了,不一定要这样。所以,是主语宾语是同一个事物,就这样的翻译。
总结一下,代词“之”,它的语法功能就是:主要是作宾语,少数作定语,有一些极少数的是虚化的。我们要掌握的代词“之”的相关知识。
下面说连词“之”。
我们先说明一下,要分析一个连词,要分析哪几个方面?
也有四个方面。第一,同样要指出它的词性,就说这个词是个连词。
第二,要指出它所连接的前后项,就是两个部分,是哪两部分?是两个词,还是两个词组,还是两个分句,这两个部分是分别是什么?
第三,连词它连接的前项和后项之间是什么关系?也就是连词,它的语法功能是什么?
第四,连词的今译。翻译成现代汉语,它相当于什么意思?
好,现在我们来看,具体看连词“之”。作为连词“之”,也有两个主要的语法功能,也就是说连词“之”,它所连接的前项后项,主要分成两类。
一类是定语和中心语。这就是一个偏正关系,定语是修饰中心语的,偏正关系。
第二是主语和谓语,就构成一个主谓关系。
我们先看第一类,第一类连接偏正关系,也就是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这里面又分成三种。
第一个是领有关系,第二个是同一关系,第三个是修饰关系。
第一领有关系。比如,《贾谊论》里面,“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王者之佐”这个“之”,就是王者是这个“佐”的领有关系,是王的佐,是帝王的辅佐。“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寡人是过的定语。
所以,它是修饰关系。这种关系中心语是个名词,它的定语也是个名词或者名词性的词组。比如,刚才说的王者,比如说寡人,这个“之”翻译成“的”。
有的这个“之”连接的是时间方位词,跟中心语的关系,它也是一个领有关系,比如说,《贾谊论》里面的,“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立谈之间”,就是站着谈话这么一小块时间,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同一关系。同一关系它的偏正结构,前项是个名词,而“之”字所连接的前后两项,指的是同一类的事物,这叫作同一关系。
这种关系往往是特别跟一般,种与属的关系。这种“之”,可以翻译成这样这些,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不翻译,要根据上下文。
比如说,我们学过的《贾谊论》,“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贾生之臣,就是个同一关系,翻译成这样的,就是贾生这样的臣子,像贾谊这样的人。
《列子汤问》就是愚公移山的例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魁父之丘”的“之”,可以翻译成,魁父这样的小山。你的力量把小山都搬不走,太行山王屋山你能搬走吗?
所以,这个“之”连接的同一关系。同一关系大家要稍微注意一下,所谓同一关系,并不是说“之”前面和后面的同样的一个事物,不是。他是同一类的事物,比如说,贾生跟臣,贾生是臣的一个成分,贾生不等于是臣,不等于所有的臣,但是,是这一类的。魁父不是所有的丘。要注意它两个并不是完全相等,所谓同一关系是说他们是同一类。
第三是修饰关系。
这里面有两小类。
第一小类,所谓就是关于第一个前项是名词的。
这就是用这个词,它的特性来修饰后项。比如说,“夫秦王有虎狼之心”,“虎狼之心”就是像狼那样一样的心。
第二种情况是,“之”字前面的前项是形容词或者是动词,当然包括形容词或者动词性的词组。
比如说,《贾谊论》我们学过的“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就是聪明睿智不惑,这就是它的形容词,动词作它的修饰成分。这个翻译成“的”就可以了。
刚才我们讲的是连词“之”,连接的第一种,第一个大类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现在我们来看它的第二个大的关系的主谓关系。
主谓关系的是连接主语和谓语。这种“之”,它的一个重要的语法作用,就是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也就是说什么?当一句话里面有主语和谓语的,他可以成为一个句子。可是加了一个“之”他就降格了。
比如说,我们上课,“今天我讲课”,这就是一个句子,你加了一个“之”,我之讲课,我讲课这话都没完,人家就等着听,我之讲课怎么样?非常快,非常慢,非常好,非常坏,总之要对他进行评价了。
它就降格成一个词组了。词组再来充当一个句子成分了。所以,它不能够作为一个句子来出现。这种“之”字是不用翻译的。
比如说,《贾谊论》的例子,“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君子想要找到能够运用自己的君主,这句话本来是一句话,现在加了一个“之”,君子之想要找到这样的君主,然后对这个事情进行评价,他们的勤勉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所以,这个“之”就使得这样的一个主谓结构变成了一个词组,在句子当中充当成分。
《柳子厚墓志铭》里面有,“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孟德之穷”也是,本来是刘禹锡的困窘,“刘禹锡之困窘”就是一个词组,作忍的宾语,不忍这种情况。
当然,这种主谓词组除了作句子成分以外,也可以作复句词组的分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我之死”这是作一个复句中的分句。
这就是它的叫作假设,当然也可以表示时间这种词组,比如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臣之壮也”,这就是一个时间段,我年轻的时候,还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做了。
这种“之”有的时候,是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
比如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用在寡人这个主语,跟“于国”一个介宾结构中间;“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定法》里面的,“二子”是主语,“于法术”这是一个介宾结构;“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这都是同样的结构。
这种结构,要分析起来比较复杂一点,我们教材的处理的办法,就是把它们看作主谓之间的连词,就这样处理了,也就是,“寡人之于国也”,本来就是尽心而已,本来是寡人于国尽心焉而已,我对这个国家尽了心了,现在加了这个“之”以后,我们的教材就是把它处理成,主谓之间的连词,就是我对于国家的这种操劳,是我作的事情,才尽了心了。
所以,就把它处理成主谓之间的关系。
好,学习“之”字,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呢,“之”字在连接偏正词组的时候,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并不一样,它有一个限制的关系,有同一的关系,有修饰的关系。
所以,在翻译偏正词组的时候,不能够一律把“之”译成“的”,有的要加上一个“这样的”,像什么样的,有的可以不翻译,这个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
第二,“之”字连接主谓词组,在翻译的时候不用译出,当然,我们要着重地领会这种“之”字,它连接词与词时的结构作用。
“之”可以是动词代词连词,这是我们今天说过的,“之”作为不同词类的词,在句子里面的语法作用不一样,翻译的译法也不一样。怎么来区分它们呢?
我们说,如果“之”字后面是一个空间词,表示地点的词或“者”字词组,可能是动词。比如说,“将之荆”,这个荆是个楚国是个地名,为什么?
因为“之”是当前往,到什么地方去,后面是个地点,你就到某个地方去。但是,这个时候“之”的前边,不能够是个空间词或者地点词,要不然的话,就可能是个连词了,比如说,“鄂县之樊口”(《赤壁之战》),比如说,北京之西城,西城是个区,北京的西城,它就是一个领有关系。
但是,如果北京前面表示地点的这个词,再往前面又有个介词,这个“之”就又是动词。比如说,“客皆背魏之赵”(《信陵君列传》),从魏到赵。比如说,自北京之西城,那就是从北京走到西城。
所以,这个要注意。所以,在后面的名词,一般来说,这种“之”字就是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连词了。“之”的后面是动词或者形容词,一般来说,这种“之”字,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连词。但是,“之”字是主谓之间的连词,还是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连词呢?
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文义来判断。
“之”是经常用来做宾语的。所以,它是处在宾语位置上的代词。既然作宾语,它前面一定会有一个动词或者介词。
当“之”作动词的宾语的时候,常常他是在句子的末尾,有的时候,它的后面还有表示空间的词语。当“之”字充当介词的宾语的时候,它的后面通常还有动词的谓语。这就是我们怎么来分辨。
好,我们这节课讲了代词“之”的有关知识,我们第一个词,讲得比较细一点,主要介绍大家一些方法,包括我们列的那种表,让大家用古今汉语对照来学习。这种方法请大家掌握到。
后面我们再介绍其他虚词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词组要快一点,请大家举一反三来学习。
网友评论